第177部分 (第1/4页)

正当范丹阳疑惑着是不是会发动行动的时候,戴在左手腕上的军用手表闪烁起了淡淡的绿光,那正是行动开始的信号。

“行动开始,行动开始!”范丹阳一点都没有犹豫,马上就在战术通信器中发出了行动命令,“所有突击小组按照计划出击,狙击小组掩护!”

14个5人战斗小组迅速的离开了他们的隐蔽地点,向着前面的军营悄悄的摸了过去。而在他们身后,14个狙击小组,28把装上了消声器的狙击步枪掩护着他们的安全,遮蔽随时帮助解决未被他们发现的危险。而范丹阳他们这组的2把狙击步枪对准了洪烈才进去的那间军营,预防洪烈突然出逃,即使逮不到他,也绝对不能让他活着从这座军营走出去。

这是一座台湾第8军团特种部队的一个普通营地,里面驻守了200多名台湾的特种兵,其中大对数都是归属于海军“海龙”部队的特种兵。而这时候,营地里只有50多人在巡逻与警戒,其中巡逻队4支每队5人,另外还有15个两人组成的暗哨。虽然从整个营地的防御警戒布局上来看,比台湾普通军队的营地要严密得多了。但是,他们面对的是中国,甚至是世界上最精锐的特种兵,而且这些特种兵手中已经掌握了这座营房的一切资料,连那些可以布置暗哨的30多个秘密地点都在“腾龙”队员的掌握之中。所以,这些台湾特种兵根本就没一点的还手之力。这完全是一场单边倒的战斗,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斗。

在范丹阳的密切注视下,14个突击小组在不到10分钟内,就解决掉了最外围的两支巡逻队与10个双人暗哨,没有发出一点响动,里面的台湾军人根本就没有感觉到死神已经走到了他们的身边。

随着包围圈的缩小,虽然“腾龙”突击队员的密度也增大了,但是里面的台湾巡逻队与暗哨的密度照样增大。特别是那5个双人暗哨组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循环。如果不能同时解决掉那十名台湾特种兵以及正在营地内部巡逻的那五个巡逻兵的话,肯定将会惊醒整个营地的台湾士兵,将一场偷袭变成一场攻坚战。而要生擒洪烈,那就更困难了。

负责消灭那10个暗哨的5个战斗小组在隐蔽前进到最大限度的距离上时,悄悄的停了下来,他们在等待那支台湾巡逻队进入由另外2个战斗小组设置的埋伏圈,然后同时动手,解决掉这最后的一道防线。而另外的7个战斗小组已经把目标对准了最近的几间营房,准备在同伴得手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所有的威胁。

范丹阳手心捏着把汗。这是他第一次在实战中指挥这么多人行动,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也就没有干预下面队员的行动,因为他相信“腾龙”大队的兵都是最优秀的,不管是在战术还是在配合上,绝对是国内最优秀的,甚至在世界上来说,都是属于最优秀的。所以,那7个战斗小组的战斗并不用他操心,而他却因为紧张,而觉得有点不舒服。

当台湾的那支5人巡逻队刚一年进入埋伏圈,5把涂成了黑色的陶瓷军刀从五个方向飞了出来,刺进了5名台湾特种兵的胸口,背心,咽喉,后脑以及太阳穴。在5具已经失去生命的尸体一声不吭的倒向地面的时候,早已经准备好的另外5名特种兵如同闪电般的从自己隐蔽的地方冲了出来,在落地之前,接住了那5具尸体,并且迅速的拖到了路灯照不到的阴影里面。

几乎就在这同时,20把消声手枪发出了微弱的声音,20发子弹射进了10名台湾暗哨的要害部位。因为距离太远,那20名特种兵无法使用匕首解决目标,只能够用上另外一种并不算很理想的武器了。

虽然消声手枪发出的声音是很微弱的,但是在万籁具静的深夜,那怕是轻微的脚步声都能够传出很远,所以那些枪声几乎让范丹阳都听到了。这更让范丹阳心头担忧了起来,更加握紧了手中的狙击步枪。

也许那些在休息的台湾士兵并没有发现,或者是发现之后并没有引起注意。在那负责袭击营房的7个战斗小组出动的时候,有几个营房里面已经有台湾士兵走出来了。

没有时间给任何人犹豫,当3个营房内走出了6名台湾特种兵的同时,6把狙击步枪几乎同时开火。装上消声器之后,范丹阳他们手中的那中5。8毫米口径的轻型狙击步枪的射程只有400米左右,子弹的初速也只有350米每秒。但是,对于这段不到300米的距离来说,子弹只需要1秒钟左右就能够射进目标的头颅与身体,并且完成它们的使命了。

那6名台湾特种兵几乎都直接被打掉了脑袋,还没来得及哼一声出来,就成了台海战争的殉葬品。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