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部分 (第2/4页)

如果都不能够彻底的解决日本问题的话,那这仗不是白打了?几十年后,难道还要与日本再打一仗吗?

其实,这也是两种对日态度,温和派认为,不应该揽上日本这个烂摊子,就算日本今后还有翻本的机会,但是几十年后,中国将会无比强大,就算日本要追,也根本追不上了。如果扶植一个亲华政府的话,日本肯定将无法对中国构成威胁,这派人的观点源自二战之后日美关系,但是缺乏低缘政治方面的考虑。而强硬派的意见就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美国距离日本上万公里,日本自然难以威胁到美国了,但是中国不一样,日本只要再次强大起来,就会想到扩张,就会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间,那么日本就只能向西扩张,只能登上亚洲大陆,而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中国!所以,中国与日本之间,不可能同时存在下去,就必须要有一个结果。这次的机会已经足够好了,那么中国还应该让日本在未来继续对自己构成威胁吗?当然不能,不然的话,中国难道还要等到下次再遭受巨大的损失吗?

这两派的意见,不可能不影响到林娜的决定,而这就直接关系到了对待日本共产党的态度,以及对待日本天皇投降诏书的态度。也就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最后态度!当然,要想确定一个明确的态度并不可能,也不现实。而这时候,林娜需要的就是寻找到一条更合理的办法,来解决两方面的要求!

在日本天皇宣布准备接受中国的要求,准备无条件投降之后12个小时,日本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政变,这场政变之小,甚至没有见于史书记载,但是,这场政变却实实在在的发生过。就在那个夜晚,日本前政府的几名高级官员,以及军部的将领策划了一场政变,但是在他们还没有能够将政变的消息发出去的时候,就被日本天皇手下的卫队给一网打尽。这场政变,也就被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接着,日本天皇任命了新的内阁政府,并且通过欧洲向中国发去了和平请求。这次,日本天皇的态度再次软弱了一点,表示可以在保留天皇作为日本国家象征的前提下,接受中国的任何条件!

全世界的目光都落到了中国的身上,现在大家都在等待着中国的态度,中国到底怎么回应,将决定这场战争的结局!但是,让大家都感到有点失望的是,中国却并没有急着表态,甚至没有急着发表公开声明,中国怎么了?

中国确实出现了一点问题,现在以黄龙飞为首的政府温和派,认为应该将国家的重点放到经济发展上来,既然日本已经表示可以在那么一点有限权力下投降了,那么就应该接受日本的投降,将国家转到正常发展轨道上来。但是,以田震龙等众多强硬派将领来看,战争打了近3年,中国没有必要这么急着结束这场战争,要结束,也要等到完全解决日本的所有战后问题再说,如果日本天皇制不被取消的话,战争就永远不会结束。所以还不应该接受日本的投降,必须要迫使日本做出更大的让步!为此,军方甚至借着政府还没有完全表明对日态度的时机,开始加强战略打击力度,力求在战争结束之前,将储备的弹药都消耗掉,毕竟管理费也不是个小数目,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打击日本,给日本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其实,双方的本质观点就有很大的差别,温和派认为,应该让日本作为独立国家,在战后继续存在,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承受3亿饥民的压力!而强硬派则认为,既然战争打了这么多年,而且打得这么的艰难,就应该将日本彻底的消灭,要让日本亡国,不然麻烦还存在!就是这种观点的差别,最终导致了双方意见上的分歧!

从原则上来讲,林娜知道,现在不是吞并日本的时候,因为日本3亿人的压力,中国无法承担,就算中国勉强承担下去了,也无法保证这不会对中国本身构成巨大的威胁。同时,她也知道,只要日本还存在,中国的威胁就没有消失,中国就还有可能面临下一场对日战争。而且在国家的利益上,最好就是彻底的消灭日本,这才能够解决国家的根本威胁。这也是中国最初的战略计划,彻底的解决日本!但是,现在可能吗?而且最主要的是,现在联合国这类全面性的国际机构已经不存在了,即使战后保持日本的独立,又怎么来防范日本下次不会再来对付中国呢?

矛盾,几乎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有着同样的矛盾。在历史的那个特定阶段,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差别也很严重,有人支持吞并日本,彻底的同化这个民族,但是也有很多人支持让日本“独立”的存在,让日本自生自灭!而就在林娜迟迟不肯为最后的对日政策做出声明的时候,一份由国安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