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2/4页)

,就站在旁边想着多陪一会儿她,“妹妹,在知县府里可还好?”

三娘见他问这个,脸上的笑容就多了起来,“好,与小姐一起读书识字。夫人对我也好。”

但见三娘穿着的衣裙都是锦缎所制,头上手上戴着玉饰。脸上还涂着胭脂,就知她所言不虚,也为她高兴,“那就好。自你走后。二娘就少了玩伴,时常念叨着你。过年的时候,还回家来吧?”

三娘从店伙计手里接过梅汤,倒进自带的一瓶瓷壶,再将瓷壶小心地放进一个食盒子里。

“过年府里正忙呢,小姐怕是离不开我,我不一定会回去。大郎哥,我先走了。”她紧了紧身披着的斗篷,对他微微一福身,不等他再说什么。转身便走了。

“妹妹。雪天地滑。小心慢走……”大郎扬着脖子嘱咐道,不放心跟到了大门外,见三娘拎着食盒子上了对面的一辆马车。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大郎哥,是三姐姐?”大郎回来一坐定,张四娘便问道。

大郎笑着点头,“可不正是她嘛!从前只当她小,不懂事。可如今看了,却极是守礼的。瞧她那身穿着打扮,和闺阁里的小姐简直是一模一样。”

“哦,原来三娘进了知县府啊。不知当的是什么差事?”周正亲自给两人倒了茶水,随意地问道。

大郎心直口快,带着几分隐隐的得意:“我三妹妹是去给知县小姐当陪读去了。”

周正倒水的手一顿。目光闪了闪,“哦,是陪读啊。那倒是不错的差事,想必二郎学问了得,这个妹妹也不能差了。”

张四娘想到三娘临去知县府前那段闭门恶补的日子,忍不住笑道,“可不是,学问都是极好的。”

大郎显然也想到了这点,尴尬地挠挠头,低头喝着茶水。

菜色四溢,大厨端着辣白菜炒肉片摆上了桌。

那大厨是新招进的,原是在府城一家大酒楼做厨子的,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他辞工不干,回到了镇上。正巧得月楼招大厨,周正在试吃后当场便把他留了下来。

得月楼的大厨是个又高又壮的胖子,人称快刀李。是个刀工极好的人,他可将豆腐切成丝,就可见他的不一般了。

“掌柜的,怎么样?”快刀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大冬天的,也只有他能穿着单衫汗流浃背的。

周正略抬了下手,示意他不要急,将盘子往四娘与大郎处推了推,“来,你们也尝尝。”

从前,张四娘就特别喜欢这道菜。一到韩式餐厅首点的便是烤肉,其次便是这道菜。她拾起筷子尝了尝,味道上与从前吃的过有所不同,偏甜了些,倒也还不错。

大郎吃过,便道这么做比吃腌渍的要香。

“四娘,你怎么说?”周正的目光一直紧盯着张四娘的脸,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没有放过。那一瞬间的蹙眉,被他实实在在地看在眼里。

“嗯,还不错。只是……刘师父?”

“哎哟,师父可不敢称,你只管说,我这可紧张着呐。”快刀刘自是知道张四娘是这道菜的主创,如果能得到她的认可,这道菜便算是成了,准备一下,明个儿就可以挂上菜牌了。

“那周掌柜的意思呢?”张四娘觉得不应该以从前的标准来衡量这道菜,应当遵从当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带的人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就要从善如流地做些什么去迎合。在迎合的基础上,再加以改进与琢磨,便是得月楼的特色了。

周正微微不由笑道,“你就不必推辞了。我们都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四娘点头,“这菜炒得不错。只是一点,刘师父往里加了点糖?”

快刀刘点头,“这辣白菜我未炒之前先尝了,发现这甜味清淡了些,就往里面加了一勺糖,调了点味儿。”

“可问题就是这里,我腌这辣白菜借用的便是水果的清甜调味,一点白糖也没有加。而腌渍的过程中,也就是靠这清甜味道自然发酵,才做得这辣白菜。所以,炒菜时,你应该是盐、糖一点都不该加的。”

众人点头,但听张四娘话峰一转,“不过,就不知这里人的喜好如何?我这点子意见,也仅供各位参考而已。”

张四娘说‘这里人’的时候,指的是古代。是她的口误,好在听的人想不到那上面去。以为是指的镇上的人,周正道:“其实,四娘的意思也与我的一样。不加糖,会更好些。”

“对了。最后淋几滴香油也好。”张四娘补充道。

“香油?”众人皆诧异。

张四娘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