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任何两个具不同文化的群体甲和乙发生接触时,甲可能从乙那里撷取文化要件,乙也可能从甲那里撷取文化要件。当这两个文化不断发生接触而扩散时,便是文化交流。文化交流的过程便是濡化(acculturation)。在濡化过程中,主体文化所衍生的种种变迁,就是文化变迁。
文化传承主要地是累积的。文化的发展可能作不同的形变,但很少戛然中断的情形。在若干文化里,有些文化要件可因不再需要,风尚已过,重大的灾害,基本的政治变革,人口锐减,天然环境限制,经济贫困,而告萎缩甚至消逝于不知不觉之间。弓箭因抵不住洋枪大炮而归于无用,于是中国制造弓箭的技术濒于失传。自西方的颜料和染色技术传入“中土”以来,麻烦而费时的土法染布技术逐渐归于淘汰。在过去稳定的社会里所培养出来的深厚笃实的友朋关系及其观念,在当前这种流变的社会里便很难再维持。太平洋岛屿因无适当陶土,于是陶器缺乏。爱斯基摩人因树木难得,于是独木舟失传。甚至一个文化的中心价值也会改变。例如,欧洲中古时代基于教权而存立的中心价值是神化;而从近代到现代的欧洲文化因受工业制度的从根推动,整个欧洲的中心价值是趋于俗世化。这两种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s),简直是背道而驰的。
这类事例,从古到今,可说不胜枚举。虽然如此,整个的文化于一夜之间中断而文化分子巍然独存,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林顿( ) 指出,文化从有人类以来一直是联续到今天。各个文化里的要件之一部分——不是全部——互相渗透、化合,或再分殊。某一文化要件在它自己原有的文化天地里失传时,也许在别的文化天地里可以找到。
当 A和 B两个文化接触时,常发生文化变迁或抗拒文化变迁的情形。当一个国家的国土遭受另一个国家攻击时,常调集部队来抵御入侵武力。同样,当 A文化抗拒因 B文化之扩散而引起的文化变迁时,它便发生文化紧张(cultural tension)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中,容易滋生防卫反应。顺着这种轨序的衍发,它的文化分子往往搜罗文化产业或编织许多理由来自圆其文化的优越性。这种情形,叫做文化的自圆(cultural selfjustification)。这种动作的目的,正在抵御入侵的文化,并且保卫自己的文化,免得它在被动的变迁中消亡。这种“文化抗战”行动,表现在器物方面的是“我们的货品比你们的好”;'3'表现在思想、文物和制度方面的是“我们的思想、文物和制度是最优越的”。有时,这类文化分子中有些分子的识见略高一筹,当他们在说“我们的思想、文物、制度是最优越的”时总认为不够稳当,于是引用外来文化之似乎相合者以自壮。 '4'这样看来,这些动作是为了抑制文化变迁而作的变迁努力。所以,它还是一种文化变迁。这种努力,作者预备叫做文化的重行自我肯定(cultural self…reassertion)。文化的重行自我肯定,在文化整合崩解和文化理想茫失时常易出现,亦若《烧饼歌》等在社会动荡、前路茫茫时之常易流行然。
为了简化说明起见,我们假定这个地球上有而且只有 A和 B两个文化。A和 B相互接触时的细节很多,但我们可以简化为后列型模:
一 文化的变迁(2)
α
βγ
在上列表解中,α表示 A和 B各自在濡化以前的阶段。β表示 A和B在濡化中的阶段。a 1表示 A的扩散尚未刺入 B的核心价值领域,b 1表示B的扩散尚未刺入 A的核心价值领域,所以都可畅行无阻。a 2表示 A的扩散如刺入 B的核心价值领域便受到阻拒,b 2表示 B的扩散如刺入 A的核心价值领域便受到阻拒。A 2B2表示 A 2和B2之已濡化的部分。γ表示 A和 B到了完全濡化的阶段,即二者已经完全化合。这当然是一个遥远的理想情况。可是,就推进世界文化发展的主动力看来,这一情况的终归到来是颇有可能的。我们从裘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的话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人类在文化和意底牢结(ideology)方面的歧异远较其生物衍发上的歧异为大,因此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文化“品种”:古代亚叙文化与近代美国文化之间的历史差异与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的差异同样重要。从侧面来看,比如说,爱斯基摩社会和麦伦尼西亚社会间的差异之大好像蜗牛与虾子间的差异之大一样。但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