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计其数的命令。随后他立刻开始调集军队,试图将能调动的部队全部集结起来,思考向艾季达比亚反攻的可能性,以确保自己后方补给线。不过班加西的英军也不给隆美尔丝毫机会,他们表现的就像块嚼烂了的口香糖,死死黏住了隆美尔的军队。

隆美尔也有苦衷。想要后撤就必须留下断后的部队。可除了第5装甲师,剩下的2个意军师一见敌人就投降。而如果留下第5装甲师断后,那就算自己跑到了艾季达比亚,又拿什么部队与英军交战。隆美尔陷入了进退不能的两难境地。

隆美尔最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强攻班加西。在英军占领艾季达比亚后驰援班加西之前,占领这个港口城市。至于之后的战略,等得到班加西的补给后再说吧。

在当天寄给妻子的信中隆美尔写到:英军可能在一周之内就占领艾季达比亚。具体时间可能比我所想的更短。一旦艾季达比亚失守,我将失去20万的后援兵力与支持部队行动的补给。这比副元首与意军决裂更可怕。这是我到达非洲这个战场以来所面临的,最严酷的战局。副元首之前的固执决定迫使我不得不下令强攻班加西。我第一次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过,请不用担心。亲爱的露。我绝不会向这种困难低头。我相信,我能解决目前这个问题。

英军突然反击,而且是瞄准德军弱点突然反击的消息也传回了德国。布劳希奇苦着脸面对这份电报。无论怎么看,战局都对德军不利。这个老奸巨猾的陆军总司令在与参谋长哈尔德商量后一致决定让元首去做最后判断。自己就做个传声筒算了。

不出所料,希特勒先是张口一顿咆哮。那咆哮声恐怕连总理府外经过的行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随后他提出了一个方案:让意大利海军出海,协助隆美尔进攻班加西。在布劳希奇与哈尔德看来,希特勒也就只能想出这种聊胜于无的办法了。正当两人不停埋怨副元首的疯狂,同时又一筹莫展时,艾瑞卡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艾瑞卡先是甜甜的叫了两声叔叔。这让两个50多岁的铁血军人的心情立刻晴转多云。能抵挡希特勒小姐魅力的人,恐怕在全德国都找不出一个。哪怕是纳粹党的反对者,也不会讨厌这个女孩。

在向布劳希奇与哈尔德询问了具体情况后,艾瑞卡笑着说:“我相信哥哥不会犯这种不顾补给线的错误。或许哥哥有他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不尝试相信一下哥哥呢?”

艾瑞卡的话让布劳希奇与哈尔德揣摩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希特勒小姐想说:北非战场的问题?让他去。在那里的人自己能解决。于是两人心有灵犀的互相一点头,将文件归类后放进了文件夹。就好像所有的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该干嘛干嘛去。

攻击艾季达比亚的英军由擅长沙漠战的奥康纳亲自指挥。其主力是刚刚完成休整便开赴前线英军第7装甲师。南侧是印军第4师和72旅。北侧则是澳大利亚第7师。在任海济看来这三个师是韦维尔目前能动用的全部精锐,也是最后的精锐。当然,照目前情况来看,恐怕韦维尔认为只有英军第7装甲师才是他的精锐。

英军第7装甲师,号称“沙漠之鼠”。他们是所有英军部队中沙漠战经验最丰富,士气最高,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印军第4师和72旅是在哈尔法亚战役中与英军第7装甲师合作,反推德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至于澳大利亚第7师,这个大英帝国远在太平洋上的兄弟,其最光辉的战绩是在41年,当隆美尔率领非洲军团开进埃及后,他们在指挥官莫斯德的带领下依然死死守在德军后方的托布鲁克这颗钉子上。

奥康纳的意图很明显,集中优势兵力由东北方向强攻艾季达比亚。而这段防线上,意军的表现简直可以用郊游来形容。

这条长越30公里的弧形防线上,缺少隆美尔监督的意军只挖掘了两条没有铁丝网阻挡的浅浅战壕。两条战壕之间只有不到20个由沙包堆成的工事。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拥有机枪。至于战壕外的雷区,“勇敢”的意大利人花费了5天时间,“成功”埋设了大约120枚地雷,包括12枚反坦克地雷来阻止对方推进。

事后当任海济得知意大利人的防御后不由摇摇头道:“这种防御放到上次大战中根本就是不合格。这群意大利人实在太可爱了,他们总能为满是杀肃之气的战争平添一堆乐趣。他们应该去拿**。”

1941年2月26日,英军进攻部队与防守意军正式接触。

在“玛蒂尔达”2型步兵坦克与“瓦伦丁”巡洋坦克的掩护下,防线上缺少有效反坦克武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