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2/4页)

喘气儿都直翻白眼儿。

李全寿正在兴头儿上,上去踢了他一下道:“去,门外边守着,我们这里吃完了再说。”

把吴应撵出去之后,打开食盒,不得不说,这王府里面的伙食差距不小,后来的几样小菜虽是没有多少油腥儿,但胜在做工别致,色香味俱全,确实比赵石现在吃的强了不少。

一样一样端上桌儿,也许是赵石声名在外的缘故,食盒底下还放着一壶酒,讨好的意思十分的明显。

酒菜摆好,这位小王爷到是摆足了宴客的架势,先给赵石倒了一杯酒,然后自己也倒了一些,尝了一口,摇头晃脑地道了一声,“好酒。”

赵石到也没有劝他不要饮酒,只是尝了几口菜,味道确实不错。

“先不忙吃,快跟我讲讲外面的事儿,那些老先生可从来不会跟我讲这些,就知道说什么仁义礼智信的,我在宫里到是见过大秦的图志,也听说数百年前,西域有丝绸之路,还有什么昆仑奴之类的,浑身上下都乌漆麻黑,很少奇异,不过现在可是看不见了,怎么?还有头发眼睛的眼色都不一样的?那还是人吗?

北方草原上的胡人也听说过,唐时大将军李靖征地就是北方地突厥,现如今那里不都是金国的疆界吗?还有什么蒙古人?”

“蒙古人在更北边儿,现在应该没有形成统一地称呼,有很多的部落,他们的汗位都是金国封的,不过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以放牧为生,行踪不定,估计金国拿他们也没办法……

好了,不说这些,那位先生在哪里等咱们?”

“别,别,让他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有什么打紧的?你再跟我多说些……不对呀,你比我大不了几岁,怎么知道外面那么多的事情?”

赵石皱了皱眉头,才说道:“听先生说的。”

“啊,还有先生跟你说这些?怎么府里的先生就不一样呢?”他终究还是年纪小了些,只是一句话就给打发了,不过这位小王爷立即追问道:“要不……你跟父王说一下,把这位先生请到这里来?我也想听他说外面的事儿……”

这一顿饭吃的时间不长,主要是赵石到真是把这位小王爷的兴趣提起来了,只是没想到孩子一旦起了好奇心是这般的烦法儿,寻根问底,一会儿问你蒙古人吃的是什么,再一会儿话题已经转到西夏人是不是真的长的巨嘴獠牙上面去了,这饭哪里还能吃的好?

只一会儿功夫,赵石便放下了筷子道:“走,咱们去见见那位先生吧。”

“不急,不急……”

还没等他再说出什么乱七八糟的话来,赵石已经一把揪住了他的领子,拎着他就出了屋子。

吴太监还在外面老实的守着,看见他们这般出来,嘴巴翕动了几下,最终还是没言语,却是心里话,世子不会是被人提习惯了吧?这样还能笑的出声儿,如果以后走路都让人提着……老吴还真没这个胆子……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生(三)

其实这个时代的教育体制已经算是很完善,孩子家里只要富裕一些的便可以送去童学,是为童生,这个是不需要经过考核的。

接着经过县试,升入县学,这个过程虽然也需经过县试,但身份高一些的,或者稍微聪明者都能过关,经过县试的就成为了士子,也就是普通所说的读书人。

接着便可以府试,考核严格,过了便为秀才,这些都是一年一次,若是进京参加科考,却是得三年一次了,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进京惨叫科举,必须经过贡举才行,贡举也是一年一次,每次录取人数都有定额,如此才能进京参加科考,……

科考又称春闱,秋闱,省试,实是这个时代文人们的一次盛大的集会,也是古代王朝的一次盛事,这里先不细说。

而赵石从李全寿凌乱的解说中也知道了一些这些皇家人物都是怎么教育出来的,他们在府里都有自己的先生,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被送入宗学,顾名思义,宗学自然是这些皇亲贵戚的子孙们学习的地方,在宗学中接触到的人以后可能会成为你的助力,也可能会成为你的敌人,进入宗学的孩子不管大小,过上个一年半载的,便是你进去的时候纯洁无暇,这个时候也会变得心机深沉了,根本没有出淤泥而不染这一说。

景王李玄瑾如今就只李全寿一个儿子,姐妹到是有那么几个,子嗣上可谓单薄的很了,由于这些年朝廷政争激烈的缘故,宗学里更是乌烟瘴气,值此之时,李玄瑾哪里敢将李全寿放进去。所以便将其留在府中,请先生教导,但又怕自己的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