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4页)

是这些种地铲地收地的活儿,咱们自己就安排好了,不让家里人跟着挨累,这就是本事!若是在外头有人说,那个谁谁家的真命好,一点儿不挨累什么的,咱们脸上多么光彩!要是要是有人说,哎呦,那个谁谁家的真是造孽了,天天跟着下地干活,都没口歇气的功夫,我跟你说,咱们出去,腰杆子都挺不直!”

杜安眨巴眨巴眼:“这是人夫妻俩个的说辞吧?你们是夫夫,胜哥可是个大男人,让他知道了这话可饶不了你!”

赵八摆摆手:“他身子骨要是好的,我也不会这样,自然一起下地干活。可是你胜哥落下病根子了,干不得重活。我自然知道他是男的,天天跟我睡一个炕上,我能不知道吗?只是虽然都是男人,也分干这卖苦力的和那动脑子的。我的意思,咱们得能撑得起来,让家里的不用操一点儿心,可着劲儿的动脑子,哪怕他动脑子动不出什么名堂来,也不用犯愁,时时都有饭吃,饿不着他,冻不着他,我就知足了。”

又问杜安:“你舍得你家小秀才下地铲地,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的?”

杜安连忙摇摇头,他家平哥儿可不是应该干粗活儿的。

“那就是了,所以你就得给他撑起来,让他想教书就教书,不想教书了,在家写写画画的,不也挺好?”

杜安至此,天天跟着赵八学习怎么能做一个“撑得起家”的男人。

这会儿,他正和赵八对着一堆藤条编土篮子,预备过几天起土豆呢。

等到杜仲平进了家门,杜安才注意到天已经晚了,忙着接过东西,进厨房去忙了。一边忙还一边说:“不是让你叫我吗?大热天的,在家里凉快着多好。”

杜仲平撇撇嘴,这一阵子不知道怎么了,杜安像是想化身全能似的,家里家外,房前屋后的,都忙和到了,弄得自己只能闲的喝茶,越发像个被养着的米虫了。这大热天的,杜安已经够累的了,还叫他出去买肉买菜的,自己心里也不落忍不是。

当天的饺子就是鸡肉香菇馅儿的,清清淡淡的,不那么油腻,夏天吃正好。至于那块狍子肉,红烧,爆炒,正好弥补了赵八觉得油水不足的缺憾。只是那肉太大,到底是没吃的完。

杜仲平喝了半碗饺子汤,里头加了几滴香醋,原汤化原食,真是舒服。看到开始收拾桌子了,就自告奋勇的要把剩下的肉食吊到井里凉着去,顺便把凉了一天的西瓜拿上来。

当初杜仲平一力坚持要在家里打井的目的就在这里了:大夏天的,井里吊着个西瓜,或者是香瓜什么的,晚上乘凉的时候,或是晌午正热的时候拿出来吃,那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顺便还能把剩菜剩饭的放好了,吊在篮子里,第二天就不会坏,真是个自然无污染的冰箱啊。

这几天,人人吃饭都留着些肚子,等着饭后吃些凉凉的瓜果。谨儿自杜仲平往后院去,就已经等着了。多想拿西瓜当饭啊,又凉快又甜,可惜爹爹不让,家里只有他和胜叔,每次都只能吃一两块,剩下的时间就只能看着安叔八叔他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害得他吃西瓜的时候都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就怕吃得太快,只剩下看别人吃的份儿了。

几人谈起了马上要收土豆的事。这土豆虽是头一年栽种,可是种子发下来时,如何种、如何收、如何存甚至如何食用都有说,而且前两天也下地去看了,确实已经长得不小了。等进了伏天,恐怕雨水会多起来,要是被雨水泡了,可就都烂在地里了。

杜家挑了个大晴天收土豆,两家统共加起来只有几亩地,所以就只找了两三个人来帮忙。

先把土豆秧子拔了,把根部刨开,大大小小的土豆就露出来了。把挨得近的堆在一起,赵八赶了车进到地里来拉,起一点,就运回去一点。这东西不能在太阳下晒时间长,要不就晒青了,吃到嘴里就是一股极涩的味道。可是也不敢挑个阴天来收,这土豆要是淋上雨,不管回去怎么晾,过不了多久就烂了,根本存不住。

这土豆存的时候也有讲究,必须放在屋子里通风阴干,等皮上的泥干得差不多了,也就可以装袋收起来了。

众人一边干活,一边闲话,这收了一半儿的地,已经拉回去几车了,收成真的是高。只是不知味道怎么样?若是还过得去,只怕就不怕荒年了。来帮着收地的都是仔细惯了的,就连那李子大小的也都捡起装到车上去了,真是一点儿都不浪费。

剩下几天里,杜家、赵家都在院子里搭了棚子,白天把土豆摊开在棚子下头通风晾干,晚上再收到屋子里。同时,还大力开发土豆的菜色,什么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的,几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