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赵祯的执着 (第1/3页)
送走了赵祯,也送走了一大堆朝廷高官。
直到此刻,王宁安终于能享受一下唯我独尊的滋味了。
七州土地,数百万生灵,生死福祸全在他的一念之间,这种感觉很棒,很爽,当然压力也很大。
王宁安只是简短休息,理了理思路,就把欧阳修,赵宗景叫了过来,还有几位将领,也全都驾临。
“当下有很多事情,非常杂乱,但是归结起来,就是两件事,一个是要解决挨打的问题。耶律洪基兵败退出长城,可是他并不甘心失败,过去的几个月之中,他收拾旧部,恢复力量,而且还改变了策略,派出小股骑兵,频频入寇,劫掠杀戮,很是麻烦。”
说到这里,慕容轻尘接了过来,“大人,以卑职所见,此时的耶律洪基,比之以往,更加可怕,失去了幽州,固然斩断了辽国的一臂,但是这条臂膀上的枷锁也断了,从今往后,想要和耶律洪基主力决战,非常困难,相反,还会不断受到袭扰,就像当初的秦汉隋唐一样,我们必须调整策略,不能再按照老办法应付了。”
慕容轻尘这家伙除了跟王宁安一副吊儿郎当,喜怒都摆在脸上的痞子德行。面对别人,他是不苟言笑的,也不怎么喝酒,更不好色,整个一块铁!
但是这家伙心思缜密,善于思考,把情况说得很透彻。
燕云十六州,是汉家的痛,哪个汉儿能不想光复燕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了燕云十六州,契丹人就不得不停下游牧的脚步,变成半农半牧的状态。
在草原上,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反正满世界转悠,任凭中原王朝派出多少人马,都奈何不了他们。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所在!
当多了燕云十六州之后,契丹就没法这么潇洒如意,进退自如,他们也变得必须像汉人一样,固守城池。
赵二两次北伐,辽国就不得不集中大军,在幽州和大宋拼命。
当然了,赵二的运气不好,惨败收场。
到了他孙子这里,有王宁安辅佐,赵祯侥幸拿回了幽州,对大宋来说,当然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值得好好夸耀。
但慕容轻尘说得对,必须看到,失去了幽州的羁绊,契丹人快速恢复祖先的状态,他们化整为零,多路齐出,不停袭扰长城沿线,肆无忌惮,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反观大宋呢,必须守卫疆土,保护百姓。
选择不多,只能和辽兵死拼到底。
被弄得战战兢兢,夜不能寐。
所幸顺州大战,宋军打出了赫赫威风,尤其是王家铁骑,更是契丹人的噩梦。他们还不敢大举入寇,幽州处在微妙的平衡当中。
“以往,大宋对付大辽,主要是防备大举入寇,故此修建雄城,囤积人马军械,摆出层层接战的态势……可从此之后,就要更加广泛布置防线,建立情报预警体系,还要准备精干的野战军团,随时支援各方,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调整战略!”慕容轻尘断然说道。
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家伙的一致拥护,包括从居庸关赶来的杨文广也是频频点头,十分满意。
“天佑大宋,良将辈出,纵然我们这些老的退了,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了。”
根据慕容轻尘的建议,大家积极商讨,终于拿出了一套方略。
分成两部分,首先是整军。
王家铁骑大显神威之后,赵祯仿效王家铁骑,也组建了3000重骑兵,随身护驾,由杨文广负责统帅。
赵祯前往洛阳巡视,带走了两万捧日军,3000重骑。
幽州还剩下王家的3000重骑,近轻骑,以及十万步兵,他们的背后还有庞大的河北军团,以及众多的厢军。
很显然,目前的兵力配置,是为了和辽兵主力决战,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调整之后,王家的3000重骑,分成了三个千人队,分别由梁大刚,李无羁,王宁宣统帅,分为左中右三方,应付辽兵入寇。
在重骑之下,轻骑兵也进行调整,分驻各州,加强戒备。
……
最后就是步兵集团。
“这就是我们整顿的第二部分,要重修长城,每隔三里设置一个烽火台,每隔五里设置一个墩,每十里设置一个堡。这样层层递进,派遣步卒守卫,只要辽兵出现,立刻点燃烽火,全军戒备。军民百姓,都要退入城堡之中,严防死守。每一个堡,至少要容纳3000人,其中可战之兵要有500,依靠城池,能抵挡5000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