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竟被皇太极的反间计给害死了。”

洪承畴微叹道:“唉,老弟,袁崇焕之死并非反间计那么简单,这里面的机关挺复杂,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至于高第,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他树大根深,行事风格又挺得皇上中意,我又能拿他有什么办法?只好将就着用了。”

“你是说,皇上以前也喜欢防守,不敢与清兵硬碰硬?”我若有所悟。

洪承畴正色道:“我可什么都没说。这些话,可不是咱们做臣子的能说的。”

一个时辰后,高第满头大汗地跑来,把统计结果送到我们手上:“我军共阵亡四千六百七十三人,伤者二千余人。”

洪承畴终于松了口大气:“万幸,我军伤亡小于满清兵,一次歼敌俘敌过万,自伤四千多,可算是大捷了,咱们可以发战报了。”

高第满脸喜色地问:“洪总督,你看这战报怎么发?这清兵的伤亡数上,要不要依照惯例,添上个万把两万?”

我顿时被高第的话吓了一大跳。

第八十七章 酒后怪梦

洪承畴皱了皱眉:“本是大捷,何来增添杀敌人数之说?这又是哪来的惯例?”

高第碰了一鼻子灰,讪讪地说:“洪大人,你老又在装糊涂了吧?为了鼓舞军心、振奋民心,咱们明军打了仗后,哪回不多少虚报些杀敌人数?咱们多报些,皇上一高兴,封赏自然也多些,这可也是为二位大人着想啊。”

洪承畴捋了捋胡须,沉吟不语,却拿眼瞅了瞅我。

我心里颇为鄙视高第,脸上却微微一笑,顺着高第的意思说道:“高大人,我可听说过,咱们明军曾杀了五十个清兵,自损三百,就按杀敌一千五百报上朝廷,称为大捷。州府和兵部明知有假,也不深究,照样一层层呈报上去,然后皇上龙颜大悦,大家都升官发财,这就叫,花花轿子人抬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官。咱们若是把此次杀敌数报个四万上去,皇上心里准得乐开花,咱们升官发财也是跑不掉的,尤其是你高大人,升官就在眼前呐。”

高第立即眉开眼笑:“哪里哪里,功劳都是二位大人的,哪轮得到我高某?洪大人久经沙城,位高权重,是我大明栋梁之臣;李大人年纪虽轻,却深谙为官之道,前途必定无量。只是二位大人升官发财之际,也莫忘提携小弟一把。”

洪承畴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瞥了我一眼,又厌恶地看了高第一眼。

我呵呵一笑,接着说道:“刚才那故事还有点后文,上面要看清兵人头,官军就交了一千多人头上去,那当然是老百姓的人头,官军打仗辛苦了,自然要拿老百姓出出气,抢点烧点杀点,伤天害理完了,功劳也占点,财也发点。”

高第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了:“咳咳,这些兵是有些不象话。”

我感叹道:“难怪老百姓都说——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这官军,可比流贼厉害多了。这叫有些不象话吗?这叫畜牲!如果是我的部下,我就挖一个坑,把他们全活埋了。”

高第的脸上挂不住了,讪讪道:“那只是少数人,我高第的手下,是不会这样做的。”

洪承畴的嘴角顿时露出一丝微笑,饶有兴味地看着我。

我又叹了口气:“我也想报杀敌四万,不过这满清兵总共才十万,今天四万,明天四万,打完几场仗,恐怕这杀敌数都上四十万了,皇上不是傻子,心里能不清楚吗?再说了,谎报军情这种事,自然会影响朝廷的判断力,认为清兵战斗力不行,而且只剩六万了,决策自然就会失误,如果因此误了大事,你高大人,能担得起这个担子吗?说小了,这叫谎报军情,说大了,这可是欺君之罪呐。洪大人,你说呢?”

洪承畴只说了一个字:“嘿!”

高第的额头上顿时冒出了冷汗:“下官刚才纯属玩笑。这谎报军情之事,别的军队喜欢做,我高第是从来不做的。这城外清兵死亡人数,眼下正在统计,估计有二、三千左右。咱们等这一笔计算清楚了,就按实数上报朝廷吧。”

我和洪承畴对视一眼,微笑不语。

高第赶紧把话题扯开来,说了些闲话,然后忽然说道:“二位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要请教一番。我明朝历来一地只有一个总督,怎么这次辽东之地,既有洪大人这蓟辽总督,又有李大人这征北总督?”

喝,高第这厮,居然公然挑拨离间起来了,这不是报复我,让我和洪承畴PK谁当辽东老大吗?

洪承畴皱了皱眉:“皇上这样安排,自然有皇上的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