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第2/3页)

好书推荐: 无限见稽古

步枪。

优点不用说了,卡特琳娜可是毛瑟厂出身的,亲自参与了1888委员会步枪的设计,著名的毛瑟98的设计她也有参与,只不过中途跑路了。所以BZ-1射击精度高,射程远,而且作为一把半自动步枪火力比现在各国的栓动步枪要凶狠得多。

但相应的,缺点也明显,又要精度又要射速的最终结果就是结构复杂,部件要求生产工艺高,相应的造价和生产速度都成问题。

这枪设计完成都快半年了,到现在才制造了五百多支。但是枪性能得到了部队内部的一致认可,陈洪达何宇照这些南洋军的将领自己试用过了之后都上书林有德要求给部队装备。

这让林有德很为难,在他看来步枪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近距离的交火,距离远了用机枪就用机枪呗,等过几年工艺允许了就给你们开发班用机枪,现在就凑合下得了,实在不行可以上炮嘛,对不对?反正现在南洋军的无线电普及度比二战美军还高,有那功夫装备这些贵死人的枪和人对射,还不如训练多几个火炮较射员,一个排俩,碰到敌人远距离对射的场合直接呼叫炮火……就这样,他驳回了将这枪投入批量生产的提案。

其实林有德这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想当然。估计他自己也隐约意识到了,但问题是他已经否掉了批量生产的提案,就这么把自己的命令收回来面子上挂不住。

所以这次看到苏菲竟然让自己直属队装备了这枪,林有德一计上心来。

可以让袁世凯买嘛,袁世凯不买,还怕各省没有愿意当冤大头的?各省就那么一个师的名额,肯定要给武装点好武器啊。这些人当了冤大头买了单,不就等于减少了装备自己部队需要的成本?

带着这两件东西,林有德自信满满的到袁世凯府上吃午饭去了。

**

枪声回荡在袁世凯行营后方的靶场上。

吴佩孚放下枪,眯着眼睛确认远处读靶的士兵打出的旗号。

“吴大哥好枪法呀。”同样在确认旗号的孙传芳赞叹道,脸上的表情一点不像是在说恭维话。

但吴佩孚没有理会这位北洋系统中能力仅次于袁慰婷的高阶神姬,而是转向袁世凯,一拍手里的BZ-1,说道:“好枪啊,大帅。就算一把要70两银子,也值了。”

而袁世凯还在犹豫,毕竟一把七十两,这要是给北洋军全面换装,那就是几百万两的银子。倒不是袁世凯狠不下这个心,当年德国人跟袁世凯兜售德军换下来的1888委员会步枪,也是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50两一支。要知道这最新式的1898毛瑟枪德国陆军的采购价也不过是70马克一支,折合银子20两上下,这已经被淘汰的1888式,人家德国人要50两一支他袁世凯最后还是在明知被坑了的情况下点头了。

但问题是,那被坑掉的钱是清朝朝廷的,而且对方是德国人。现在袁世凯看来这陆军军费是他自家的东西了,来坑人的又是林有德……

“袁大人,”林有德看袁世凯在那纠结看得挺开心,不由得故意开口刺激他一下,“您看您手下的虎将都试过了这枪,都说好,他们对您如此忠心耿耿,这话想必也是发自肺腑啊。”

“哈哈哈,”袁世凯眼珠子一转,突然笑起来,“是啊,不用他们告诉我,我刚刚试用了一下,也知道这是好枪啊。我只是不明白,林大人,为什么这把……那什么,半自动?对,这把半自动的枪,干嘛比那把全自动的花机关还要贵啊?”

“因为这花机关牺牲了精度,追求生产性。您仔细看两把枪的做工,这把BZ-1可是比壬寅式要精细得多啊。”

“原来如此,”袁世凯连连点头,他拿起摆在他和林有德之间的八仙桌的桌面上的壬寅式,一面摸着枪身上零部件的结合缝,一面继续说道,“说到这做工,我觉得,天津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都能造的出来差不多的东西啊?”

林有德笑了笑,答道:“这两把枪,就是拿来送给您的,您大可拿去给天津局仿制。但是……且不说我在荷浪牙波的工厂一日能生产上百支这种枪,就说这仿制要用的钢材生铁,您不还得跟我买吗?”

此时林有德手中的钢铁产量比整个中国大陆加起来还多得多,中华联邦境内百分之八十的钢铁产能都归林有德掌握。

更重要的是,国内几个铁矿和炼钢厂出的钢品相不好,杂质多,尤其是汉冶萍的钢,和林有德菲律宾自建的钢厂以及日本北九州八幡制铁所生产的钢根本不能比。

袁世凯当然知道这点,林有德这一下直接戳在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