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2/4页)

么一两个人我们无法定义。这个,我以前就说过。

李千千说昨天回来洗完澡倒头就睡,一直睡到下午一点,自己刚起床没多久。我赶紧补了句Good morning,又惹来她一阵大笑。我想这孩子是许久没有笑过了。

“没其他的事,就是坐在老地方,突然间想起了你,打个电话,你忙吧。”我说。

“有时间了我一定还会去喝粥的,我们再聊。”李千千这话就是一官面话。只有遥遥无期的承诺才会用“有时间了”这种话应付。

“不知道你还会不会再来啊。”我有些怅然若失。

李千千沉默了一会儿说:“加您微信吧。

于是,很快我的微信好友里就多了李千千。而且我发现,我们俩很可能是一路人,因为moments都是一片黑。不过,我这个年纪,对一切都少了激情,觉着没什么可晒的。李千千正是得瑟的年纪,moments为什么也是一片深沉?也许,她对所有人关闭了生活。不过,也只是猜测,心里空空,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睡,生活也很难说有什么内容。

挂了电话,望着窗外发了会儿呆,想着这李千千一时半会儿是不会来粥公馆了,正准备吃两口饭,服务员小郭跑上来,兴高采烈地冲我晃晃手机:“粥董,我们火了!”

我拿过手机一看,新闻标题是“京城最牛中式快餐厅”,时间是今天中午十二点,下面的内容我扫了两眼,大概就知道在说什么了。

我皱了皱眉头,并没有露出小郭子期待的眉开眼笑。“行,我知道了,你去吧。”我示意他下去忙,自己打开手机,打开浏览器的主页面,在头条版块写着:研究生端盘子,抽了谁一记嘴巴?文章大概是批判研究生扩招的,里面配了李千千端盘子的照片,只是头部打了马赛克。再顺藤摸瓜搜索,大批新闻都出来了,除了少数餐饮网在介绍粥公馆,大部分门户网都是批判高校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要,研究生蜕化不如当年的专科生,高校教育的失败和悲哀,等等。然而,他们并没有去考虑和关心照片中的主人公李千千如果看到新闻会不会悲哀。

可是我关心。我担心这样的新闻会不会让我的小朋友李千千在挣扎中掉进更深的沼泽泥潭。可我无能为力,因为事情从粥公馆而起。

我无措了一个下午,却接到了李千千明天要来继续帮工的电话。

“你确定你要来吗?”我很矛盾。

“确定。不是说不如当年的专科生吗,好,从明天起,我不是什么研究生,就是一个帮工。”李千千声音硬硬的,像块石头。

我还是很犹豫,一天的帮工就引发了一片新闻热讨,如果长期做下去,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千千,”我第一次这样称呼她,“我这里目前不会招聘什么副总经理、策划总监之类的,只有……”

“服务生,我就做服务生。”李千千不容我说完,就接了话茬。

“薪资只有一千八,上三险,也没有一金。”我继续抛售事实。

“没问题。”李千千是铁了心了。

我猜想这孩子是憋着一口气,那来就来吧,做一两个月,气消了,人也就走了。无非我这边麻烦一些,社保要做增员、再减员。

第二天,李千千就正式上班了,薪资一千八,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每周调休两天,看得见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收餐盘或者给顾客打饭。

两个星期下来,她做得倒是风平浪静,不去理会别人,别人慢慢地也习惯了她的存在。每天下午,我们照例坐在二楼边吃饭边聊上一小会儿。

这天,这看着自己餐盘里的南瓜粥有些犯愁:“紫米粥和南瓜粥卖得并不贵,可这两样总是剩下最多,撤了吧,也总有些人会找?”

我们的店员通常是剩下什么吃什么,而剩的最多的不是最便宜的小米玉米白粥也不是比最贵的八宝粥、养胃粥,总是这两款鸡肋粥。所以一般情况下能轮着员工喝得就是这两样。李千千搅了搅碗里的紫米粥,放下勺子,一口没喝,想来也是喝够了。

“紫米粥不应该是原味儿,我们现在倒是给了客人选择,喜欢甜的,就自己去边上的调料区舀勺子白糖,不应该是这样的。紫米益气补血,它那个味儿天生就应该是甜,但不是普通的甜,而是枣甜,只有枣的那个香甜气才能把紫米特有的香气给催出来。而且,一般紫米粥女性顾客喝得多,女人大部分是喜欢香甜的东西,所以,无论从营养口感还是营销上都应该搭配大枣。”李千千顿了顿,又指了指我餐盘里的南瓜粥,“这南瓜粥清毒补血,却不应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