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2/4页)

地方,不一样的大山,不一样的大江,和家乡完全不一样的世间,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比以前更有趣,更有意义。”

听着阿草的话,李灵若有所思,道:“是啊,有意义,人活着就要活出意义,但是,这又谈何容易。”

阿草不解,道:“哥哥,听你这口气,好像有什么心事呀?”

李灵眼光投向帐外,远山上,白云闲卧,飞鸟斜渡,意境悠然。

一笑,却道:“算了,不说这些没意思的。阿草,不如,你就跟着长公主殿下吧,她的营里全是女兵,这样也方便一些。”

阿草摇摇头,道:“我才不去哩,你的这位殿下凶巴巴的,看着就吓人,我要留在哥哥身边。”

“好好,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晨曦浩然,江风徐行。

鼓声隆隆,号角齐鸣。

大大小小的各式战舰缓缓的驶出了归州水寨,排出整齐有序的阵形,千帆齐起,百舸争流,从半空望下,有如一片锥形的薄云,借着西南风的吹抚,沿着长江徐徐而上,浩浩荡荡,威然整肃。

舰队连绵,排出将近数里有余,中间所在,却是由五十余艘巨大的楼船组成的中军编队。

楼船,顾名思义,就是在船上建楼,一般乃是根据船只的大小在甲板上建楼数层,最高竟可达到三层,且每一层都有专门的名称。

第一层名为庐,第二层名为飞庐,第三层名为雀室。这三层每层都有防御敌人弓箭矢石进攻的女墙,而女墙上又开有射击窗口,给于敌人还击。另外,为防敌人的刀枪破坏以及火攻,船上还蒙有皮革等坚实防火之物。

楼船体积巨大,行动缓慢,其实并不是直接参与水战的武器,一般只作为一个水上保垒,为舰队的其它攻击舰船提供兵员补充,类似于现代的航母与飞机的关系。

楼船用于战斗,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为内湖作战,以巨舰超强的冲击力和防护力冲垮敌人的阵形。

其二则当舰队处于上流地位,有顺流之力,进一步加强了楼船的冲击力。

否则,如周军的舰队此时乃是溯流而上,楼船本就行运迟缓,又有水流阻逆,冒然投入战斗无疑于给敌人灵活机动的舰船当靶子打。

所以此次西征,水战的主要舰船,乃是刘光义和韩通率令的车船舰队。

车船其实就是楼船的进化版本,最关键的改进在于,车船是以转轮激水代替了划桨,强大的划水能力大大增强了船的机动性能,使车船可以上下水行驶如一,大大的理衡了上下游水军的优劣态势,使江流的因素大为的弱化。虽然如此,但车船的轮转式激水耗力甚大,故而车船的体积比楼船小了不少。

最后面的自然便是一些杂七杂八,大小不一的运输船只,负责运送粮草锱重,从气势上看,明显要弱于中军与前军,但那些运船中,却有一只大型的楼船,全船漆以红颜,在那些其貌不扬的运输船中分外显眼,那自然便是长公主的专用楼船。

旗舰楼船,雀室之上。

李灵端坐在帅座上,左右诸将环立。

高高在上,举目四望,庞大的舰队浩荡而行,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旗帜迎风飘扬,摇桨的士卒们呼喊着响亮而又有力的水手号子,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强大的舰队,勇猛的将士,在不久的将来,我将统帅你们,扫平西蜀,饮马岷江。南伐之绩,西征之功,大周的版图将由我来开拓,无上的荣誉,令天下人侧目的功勋,白起、韩信、李靖……华夏的战神们,你们在历史的天空中注视吧,新的传奇将由我来书写。

由一个大夫来书写。

—————

舰队出发一日,前军水师刘光义传来消息,言马上便要接近夔州外围三道防线中的第一道——巫山水寨,那刘光义便向李灵请示,是否发起进攻。

李灵便向来人说道:“告诉刘将军,水战具体之事不须向我请示,一切由他全权决定,待看准时机,随时发动进攻便可。”

“遵令。”

来人一走,慕容延钊便道:“大帅,首战能否顺利,关系到军心士气,让那刘光义一人决策,会不会有点托大了。”

李灵没有正面回答,却道:“慕容将军,依你之见,我大周之中,谁人之武略最强。”

慕容延钊一怔,不想他又是突发怪问,略一思索,遂道:“依属下来看,张永德将军以勇猛著称,李重进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