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顿,第二崇拜麦克纳马拉,收集了许多他们的资料,地质队里巴顿迷不少,当时我也是一个巴顿迷。

钱夹子总是赢钱,所以他身上每每只带10块钱,输了就挂帐,有时候挂了三家,弄得人家赢他好几百块都是空头支票,让赢家恨不得掐死他,而人一愤怒,智商就下降,算牌既不灵,看牌也眼花,每每打臭牌,结果完全被钱夹子将本扳回去,这时候天也大亮了,钱夹子一离开麻桌,他马上又非常绅士,就请大家吃早点,给各人买一包香烟,让人觉得挺大方,先头跟他斤斤计较有些过头,简直不应该!这也是大家能够容忍钱夹子的原因之一。不过,钱夹子虽然总也赢钱,却总也没有钱用,好像是借给一个军属了吧。钱夹子也算地质队的奇才之一,他的发明就是到一个地方就打听谁家是军属,然后就租军属的房子住,还帮军属家挑水,我们叫他拥军模范。

与钱夹子的赢钱相反,胡幺鸡仿佛在院子里种了棵摇钱树,他总是有钱,总也输不完,就打听到,他给学生补课赚钱,他是毕业班的的语文老师,有一年高考,他押对一个15分的作文题,轰动一方,因为这个题使他的班里多了5个大学生。县里的官僚,就纷纷把子女送到山里来,在这里只有用学习来驱赶寂寞,根本没有学坏的机会与场所,所以胡幺鸡的学校也被称为学习集中营,在学校里他的外号就叫酋长。胡幺鸡输完工资,就拼命找学生补习,本班的补了补外班的,有时他走在路上见到一个学生拿书在看,就过去问:同学,你要不要补习?他恨不能把天下的学生都拉来补习。

胡幺鸡是在地质队打的麻将,学校也不知道,就见他把满校的学生追得鸡飞狗跳,只要能够付起补习费的,他都给人补课。后来,他放宽了政策,可以用鸡鸭鱼肉蛋和大米代替补课费,上星期有个学生连鸡鸭鱼蛋大米也没有了,就把地里的辣椒全摘了,共50斤,当补课费交给胡幺鸡,胡幺鸡拎了45斤卖给地质队食堂,因为有一个副队长的儿子在胡幺鸡的班上借读(地质队的人总有子弟在地方借读)。这不是胡幺鸡最惨的成绩,最惨的是有个学生,从要留级到进入班级前10名,都是胡幺鸡辛勤补课补的。可是,他只能交给胡幺鸡一个隔年的大南瓜,学生搬不动,是他们父子抬来的。可想而知,胡幺鸡的学生一个个成绩突飞猛进,学校的名次在省里屡屡往前排,学校总有人来考察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胡幺鸡总得介绍经验,陪着喝酒,一喝完酒就跑到地质队来,脸红红的,酒气熏天,高声叫摆麻将。这个时候的胡幺鸡,极易招引来钱夹子,钱夹子都知道,此时胡幺鸡的口袋里可能就有一个红包,不是装的70块,而是300块,可以痛痛快快打一通宵!所有的人都摸清楚了,学校一要胡幺鸡作经验交流,就得发他一份奖金。有时是300块,有时是500块,胡幺鸡多数是采取把它输掉的方法处理了奖金。胡幺鸡除了打麻将脑子不好使,别处都好使,他也不会大白话向人说,学生的成绩好都是他补习的结果,那算什么优秀教师?胡幺鸡总结经验一串串的,比如三前:抓好上课前三分钟,把握下课前三分种,不放过放学前三分钟,意思是给学生一些交待。三勤三补,三高三低,三满三不满,三学加三习……非常多。可以说,胡幺鸡脱口成章,随便一说就是经验,而且都说得人点头称是,常常获得热烈的掌声。特别是胡幺鸡的三学加三习的经验,轰动八方。胡幺鸡说:学而不习,不得至理,习而不学,不知法则!此言一出,将华师白发苍苍的教育学老教授激动得热泪盈眶:孔子再世,定要收其为徒,至圣名言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胡幺鸡的麻将情结(2)

胡幺鸡可是不管那些赞誉之词,他甚至连自己的经验发言也忘了,他一门心思就是要找到更多的学生补习,然后,等着学生的补习费,一等到手就到地质队来打麻将,又照例把它输掉。丝瓜结瓜的季节到了,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学生,被胡幺鸡补习一通,为感师恩,就纷纷把家里的丝瓜送来顶补习费,约有5千斤,大家都是往多里给,丝瓜在山里也没有一个价。胡幺鸡照例把丝瓜送到地质队食堂,5分钱一斤或1角钱一斤的就卖了,转身再到麻将桌上去输掉。然而,这次害惨了地质队,一连半个月吧,我们是吃炒丝瓜、煮丝瓜、鸡蛋丝瓜汤、肥肉烧丝瓜、瘦肉烧丝瓜、粉蒸丝瓜、油淋丝瓜、面粉裹丝瓜油炸……总之吧,不是我们要吃丝瓜,而是丝瓜要进攻我们的胃。于是,分队长出面了,说:这样不行,这样下去我们的钻探任务根本完不成,这样下去我的队员都要丝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