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济世安民 (第2/4页)

好书推荐: 异能狩猎

更是高的多,而且在长安供养车马,成本也高,各种草料等全靠外运进来。从某些方面说来,这倒和后世有些相像,就算买的起车,也供不起啊。

易风还发现,每隔一段路,道路边上还立有一块里程碑。

“这是什么?”程咬金也发现了。

“哦,这是里隔柱。每五里立一堠子,行十里立二堠子。用土筑堆,成四角形,上狭下阔,高四尺或五尺、六尺不定。”元无竭解释道,这时大家一行已经走到了京西北的开远门前,那里有一块高九尺的石头里程碑,上面刻着一行大字,“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安西是哪?”尉迟恭问。这些年轻人第一次来京,对于各种东西都觉得新鲜。

“安西就是西域,汉时曾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易风一旁解释。心里也不由的充满感慨。汉代之时就开发西域,设立过安西都护府,等到将来唐朝时,也曾经扬威西域,在西域设立了都护府,并征发十万长征健儿屯田西域,可惜后来安史之乱。西域唐军不得不撤回中原平叛,自此之后。唐军再没重返西域,当年那数十万长征健儿,也就慢慢的胡化了。看到这块碑,他觉得朝廷还是没有忘记西域那块地方的。朝廷立国虽不久,但积极进取,统一天下,平定四方,接下来肯定就是要开拓四边了。目前突厥人是大隋最强大的一个敌人,等击败这个对手后,大隋肯定要向西域拓展。

“这里去安西真有九千九百里吗?”

“其实这里距离安西超过万里之遥,之所以写九千九百里不写万里,只是人们不愿意有离家万里之遥的伤感。”

到了开远门下时。易风发现,大兴城的外郭城居然只是一座一丈多高的矮土墙而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宏伟高大的城墙。

易风的八百亲卫全都留在了灞桥军营。身边只带了一百旗卫。有元无竭、元文都兄弟俩带路,再加上易风的总管将军印,一行人很顺利的进了大兴城。一入大兴城,虽然街道上依然是人来人往,是却与城外的热闹又井然不同。进城之后,有专门的交通规则。左进右出,一律靠左行。这和易风在怀荒搞的靠右行完全相反。他当初还以为自己在怀荒弄的交通规则是首创,此时才发现,其实古代也早就有了这些了。不管是走路的还是骑驴坐牛车的,都通通靠左而行。

而且最让易风惊叹的还是入城之后,除了川流不息的行人,路边并看不到商铺、摊位。大兴城这座崭新的都城,处处体现了一种军事化的风格,外面是城墙,入城之后才发现,城内一条条街道分隔开来的里坊,也还建有高高的坊墙,如同一座座小型的城内之城,甚至坊墙还比外面的那个外城墙还要高大些。那些本来临街的里坊位置,应当是黄金商铺,可是在这里,所有临街的坊墙,都是高高的墙体,一个门窗都没有。听元文都介绍知道,私自在临街坊墙上开设门窗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大兴城有一百多个坊,每个坊就等于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内之城,坊与坊之间的街道上是没有商铺摊贩的。城内有专门的市场,西市有利人市,东市有都会市,都是占地面积相当于寻常两个坊,大兴城内的市民要购物,要么去东市,要么去西市,因此购物也被俗称为买东西。当然,一些简单的生活物资,在各个坊内,也有一些便利商铺营业的。每到天黑,城门关闭,各坊门关闭,这个时候街道上是不允许随时逛街的,在各街头和坊角,左右武侯卫设立了许多街铺,里面有四五个武侯,这些人就相当于后世的派出所了,专门巡夜,一经发现犯禁违反宵禁制度的,抓到就得先打上二十棍。

不过在坊里面,则要好的多。天黑之后,虽然城门坊门关闭,宵禁开始,可是同坊内还是可以窜窜门甚至到坊里的小店喝喝酒什么的。不过若是到别的坊内的亲戚家做客,天黑之后,就只能到亲戚家住宿了,要不然,回家路上被武侯抓到是要打板子的。

大兴城东贵西富,富人多住在西城,贵人们则多住东城,皇帝的宫城在北面,一般的人家则多聚集在南城。

杨广在京的府第就是在朱雀大街第一街东的开化坊,临近皇城。长孙晟家住朱雀大街东第三街永兴坊,朝中最富贵的太师李穆的府第则在平康坊,四贵之一的纳言苏威则在南门之东的永宁坊。

元无竭家在朱雀大街西面第二街的兴化坊,是继承的父亲右卫大将军郇阳郡公元孝矩的府第。在元家所在兴化坊北面是通义坊,唐国公李渊家正是在这坊。东南面的安业坊内,则是兰陵公主杨阿五的府第。元氏兄弟一路上,向易风很详细的介绍着京中权贵们的住宅。

大隋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