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2/4页)

件事情。

岳夫人必然是知道这封信的份量的,而她却做了这样的行为,无疑是需要巨大的智慧和胆魄的。

可想而知,一个女人做出这些决定,便已经决定了所站的高度和眼光便足以成为岳武的夫人!

奇怪的是接下去的几天七皇子琴方等人倒是真的没有过来邀请宋易,宁师师自那一次突兀的露面后竟再没有其他声息。正好借着这样的空暇时机,宋易带着牛莽悠闲的在城中游逛着,也假装无意的去市场里弄到了一些墨鱼和墨鱼汁,京城为天下之枢机,自然应有尽有,听说墨鱼是从北海六百里加急运来京城的,价格很贵,但幸好宋易不差钱。

就在几天的时间内,京城变得拥挤起来,许多赶考的士子书生成为一道闪亮的风景,随处可见的书生士子结伴而游,而在客栈中也常常听到或者见到一些年轻士子书生们拼命的抓紧着吃饭的时间念书看书。各种诗会之类的活动便也突然多了起来。。。。。。

只有宋易如同异类一般,不但没有花时间在看书念书上面,便连他的行礼当中也没有一本书,宋易游玩过的场合也绝对没有书店这样的场所,真不知道皇宫里的那一位此刻究竟知不知道他眼中的‘后人之师’竟是这般的松懈和无所谓!若是知道,他会不会还有那样的看法?

第两百五十三章 京城风云,素手研墨!

夜灯昏黄迷离,几人聚在一室商量着什么,而这些人的年龄每一个都几乎已过半百,年龄最大的,约莫已触摸古稀门槛。

“唔。。。这人听说还是汴州第一才子呢,加上他在汴州的两次立功,我们不得不注意些此人的形迹。。。。。。”

“鲁大人言重了一些。。。这几日我派人观察着这人,竟然丝毫没有看出他有温习功课的上进之心,竟然还去市场上买了几条北海贩来的墨鱼,真是让我辈读书人不耻。。。我以为他若不是仗着圣恩就私底下其实是一个虚浮的狂生!”

一位缺了一颗门牙,其余牙齿也尽皆黑黄的老人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慢腾腾的开口说道,“黄侍郎。。。此话约莫是有些大意了的。且不说圣上不是好糊弄的人,光从流传出的这人在汴州的那些诗词和两次汴州劫难中的行为去看。。。他却有大才!虽然不明白他为何只去了一次岳府后便有些不务正业,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防止这是他的障眼法啊。。。。。。他和那人走得又极尽,我们得谨慎些才是。。。”

黄侍郎的年龄在这些人中最为年轻,还不到知命,但他的官职却不小,此刻被比自己官职小年龄大的这缺门牙老人当面驳斥,微微有些不悦,顿时反驳说道,“那几位大人难道不觉得奇怪吗?既是为了春闱而来,也不看书只知道游玩。。。这就算是历科状元郎也不敢如此猖狂吧?而且听说他在外地弄了个什么游戏馆的浮浪营生。。。这等人,岂是什么栋梁之材?”

众人听闻这话,倒也不好反驳,忽然间都沉默起来,眼神却都望向了场中那名一直尚未开口的老人。

被众星拱月一般的老人满头白发早已如雪,只是脸上的皱纹却不深,神色气态看上去也颇为健康,而且他虽是场上最老的一人,其实却看上去最年轻,最有气度。

所谓气度,便在于涵养和格局。众人之所以此刻在这种需要下决定断语的时候看向他,便因为他才是这些人的主心骨,或者说,这人便是天下文人。。。乃至文臣的主心骨。

老人似乎颇为享受这种众人瞩目的期待眼神,不为所动的依旧淡淡的捋着自己俊雅的美髯,片刻后才神色庄重的开口说道,“你们所说的和黄侍郎所说的,其实俱是实情。。。我也好奇圣上,七皇子和岳武那边对此人竟然青眼有加不知为何。。。若说文采,只论诗词自然不足以看待一人才华长短,圣上也不是那种看重诗词才华之人。。。。。。若说勇猛,他约莫也只比寻常人多了几分胆略而已,但是此人偏偏文武双面都有突出的事迹。。。一朝入了圣人眼中,说是运气倒也未必全然如此。。。。。。如今朝堂形势微妙,和岳武亲近的那些人虽未开口,但是却并不代表这些人的意见和我们是一致的。。。圣上毕竟还未开口决定,所以不论那人如何,我们这些人还是注意些盯着他好。。。。。。如果有法子,我倒是希望将这人争取到我们这边来,毕竟他的诗词在我看来也是极为不错的!”

京城之地最不缺的便是才子,然后从这名老人的口中说出极为不错的这样一句评价来,却让原本有些不太在乎的黄侍郎都微微动容。因为若说才子,这位老人便是顶着才名一直走到如今当朝左相国位置的大赵国文人心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