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1/4页)

八月二十一日,松江方向的郑军断后部队六个步哨和一个炮哨抓住机会对突前的浦口营、溧阳营实施打击,战斗仅仅大半个时辰,清军便在炮火和郑军排铳下崩溃,以至于与前锋相隔不过十里的漕标等部救之不及,眼睁睁的看着郑军经由水路乘小舟撤出

“快,”看着转运的小船将火炮、马匹、桶装火药等一一运上船,再看到有几条船上时不时有不愿意被郑军驱使背井离乡的松江百姓故意翻下水试图逃遁却被郑军射杀的场面,叶城心头就一阵烦躁。“船长,你说这是打得什么仗,不是说好了让北方舰队突入直沽威慑北京城的,如今却让咱们来充当运输船”

“叶护军,牢骚就不要发了,”解思齐虽然对眼下的状况同样不满,但他却明白若是四个多师的兵力失陷在苏南浙北的话对于郑军陆师来说即便不是灭顶之灾,日后要想再恢复元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水师终究是不能上陆作战的。“上头肯定有自己的考量,咱们还是听命为好。”说到这;解思齐冲着一旁的水手长问道。“装满还差多少?”

水手长看了看手中的清单,回应道:“再上三十个人。”

“让他们赶紧上了。”解思齐催促着,同时回头看了看叶城。“我说二副,你就别愁眉苦脸了,仗肯定是有得打的,你倒说说,是等鞑子把天津船场造起来后咱们动手好呢,还是现在还是白地的时候就动手呢”

八月二十二日,清军收复海盐、平湖和娄县县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军已经全部收复了松江、嘉兴两府,但是郑军仍依托乍浦及南汇等地港口转运部队、物资以及攘挟来民夫和其他百姓,为此清军尚且不能全功。

不过由于郑军主动撤退的意图十分明显,为此是不是要对郑军实施追击在清军内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逼急了会造成穷鼠反噬的局面,有人则认为让郑军无损的撤出不但折损清廷的颜面更无法向康熙交代并且又纵敌的嫌疑。经过激烈的争辩,雅布作出了进攻乍浦港的决定,至于南汇一线地形低洼,江苏方面又有昆山大捷保底和娄北追击战的警示,因此缪齐纳虽然也同样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但江苏方面却步步为营,等同坐视郑军扬长而去。

八月二十三日,福建郑军攻破兴化城,福建总督董国兴无奈之下只得率督标及军标等部亲自南下福清,同日漳、潮一线援军也开抵泉州,面对南北两路敌军正在步步逼近,郑军便攘挟兴化百姓万余口先撤南日诸岛然后再转运台湾。

八月二十四日,浙江清军尚未对乍浦发起最后的总攻,新任江西巡抚于成龙也还滞留北京尚未陛见康熙,熊心余部又在赣西义宁(注:秀水)等地起事,清军因为兵力大幅东调因此鄂赣皖边地区力量极度薄弱,打着“朱三太子”旗号义军重现席卷武宁、通山、兴国(注:阳新)等地,向北威逼黄州、蕲州、大冶,向西威逼嘉鱼、崇阳、平江,向东威胁南昌、瑞昌,越过九岭山又能威胁赣西南

当然死灰复燃的赣西义军并不能立刻对浙江清军的动向产生影响,同样在八月二十四日,浙江清军六万人组成三阵自东西北三面缓缓逼近乍浦,郑军尚未完成转运的部队八千余人依托九龙山、骑龙山、东常山、汤山及乍浦水师营旧址布阵。

虽然九里山等沿江海的丘陵并不高峻,但当面狭小地势也颇为崎岖,再加上水洼等泥泞场所,清军便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原乍浦水寨一线。然而清军刚刚推出红夷大炮欲射击郑军阵地,却遭到郑军水师炮船的反击,且不说郑军炮船上威力巨大的四寸(28磅)短炮,就以是威力较次的三寸半长炮也足以笑傲战场,清军与之炮战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见到炮战失利,清军试图用人海战术淹没郑军,但在郑军炮船发射的链弹、霰弹的打击下,只有不到半数的兵马通过炮火封锁线,至于这些侥幸生还的,则又遭到郑军排铳的集火打击,被迫狼狈不堪的再度穿越郑军炮火封锁线逃了回去。

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人力与火力之间的优劣,所以铩羽而归的清军并不认输,雅布以为郑军的火炮不可能持续射击,因此下令再度投入更多的兵马压迫上去,但郑军海上巡弋的炮船数量众多,一艘单舷火炮过热了,另一艘马上前去接替,如此确保了火炮射击频率基本保持稳定,于是,雅布的战法就此宣告失利。

一军战败,三军沮丧,清军被迫放弃了接下来的战斗,听任郑军好整以暇的撤出。

八月二十五日,郑军撤走了九里山一线的部队,清军急忙填补上去,由此清军占据了战场上的制高点。不过清军尚在气喘吁吁的将重型火炮拉往山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