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胆挺肥 (第2/2页)

老头子乐呵呵的对他说:“我这老伴啊,跟植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对新奇的植物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就算是退休了也改不了老习惯,哪怕是出去散步都会随身带着这些小工具!”

杨炜试探着问:“她该不会是植物学专家吗?”

老头子一脸自豪:“国际知名啊!”

杨炜咧咧嘴,在这么偏僻的地方种了几棵水晶果居然招来了一位国际知名的植物学专家?这也太巧了吧?

这时,那位老奶奶开口了:“小伙子,我能摘一片叶子吗?”

杨炜说:“可以啊,你喜欢就摘几片呗。”

老奶奶小心的摘下几片老嫩不等的叶子,拿出一个塑料袋装好,对杨炜说:“小伙子,我叫苏雅菲,是专门跟植物打交道的,你可能听说过我的名字。”

杨炜说:“当然听说过!你老人家在电视上露过面,有好些科研成果震惊全世界呢!”他倒没有吹牛,这位老人确实很有名,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那种,着作等身,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跟那些胡乱放炮的砖家叫兽完全不是一类人,他对这种终身投身于学术研究,淡泊名利的学者一向是充满敬意的。

苏雅菲微微一笑,说:“震惊全世界?那只是不负责任的媒体瞎报道,我那点成果离震惊全世界还差得远呢。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研究植物有五十多年了,足迹遍及大半个地球,可从来就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这种植物……这是一种植物学界未曾发现过的品种,小伙子,你能不能告诉我它叫什么名字?原产地在哪里?有什么价值?”顿了顿,补充:“我会替你保密的。”

杨炜说:“这种植物啊,叫水晶果,我在非洲雨林里探险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苏雅菲蹙起眉头:“水晶果?这名字好听,但是我怎么就没听说过呢?”碰了碰老伴:“你听说过吗?”

老伴说:“你这个植物学专家都没听说过,我一个搞化学的就更没听说过啦!”

杨炜问:“老人家,你是……”

老头子说:“卓晟,搞化学的。”

杨炜脑袋嗡了一下……好吧,又是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牛人!

这位牛人是干什么的呢?

是搞超高含能材料的,专门跟纳米铝、聚合氮、金属氮这些要命的玩意儿打交道,主攻聚合氮。在五年前他带领科研小组,成功地用全氮阴离子盐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全氮阴离子盐电池。虽然那块电池体积很小,而且也相当不稳定,最重要的是它一旦爆炸整幢建筑物都会被炸飞,并不具备实用性,但能将这种超高含能材料制造成电池,本身就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突破。那块全氮阴离子盐电池的具体性能怎么样不得而知————可以理解,这属于绝密中的绝密,但当全氮阴离子盐电池面世之后,华国国内的间谍案件骤然增加了两倍,很多蜇伏了十几二十年的间谍都被激活了,试图获取相关情报,由此不难看出那玩意儿有多重要。

遗憾的是,这是这位可敬的老人做的最后一个项目了。由于患有高血脂、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继续投入到科研攻关中去,只能退休,在巢湖边的别墅区颐养天年。

现在杨炜基本上可以肯定了,这两位都是在合肥科学岛退休,被安置在湖边别墅养老的国宝,为种在普通人眼里如同神人一般的人物,他一次碰到了两个,运气还真不错!

这两位国宝并不在意这个年轻人的惊讶,类似的目光他们经历得太多了,早就习惯了。苏雅菲饶有兴趣的说:“在非洲探险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未曾被发现过的植物,并将它带回国内种植?小伙子,我不得不说,你胆子挺肥的,就不怕导致生物入侵,被追究责任呀?”

别说,这种情况还真有,而且并不罕见。比如说有人去巴西考察,看到巴西水葫芦的花开得很美,便手贱贱的带了一些种子回来种,供自己观赏……结果大家都知道的,很快全国就水葫芦泛滥成灾了,每年这些美丽的花儿都要造成成百上千亿的经济损失!所以国家在吃过亏之后加强了入境物种的管制,未经许可将一种陌生的物种带回来,是犯法的,轻则罚款,重则进监狱捡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