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 (第2/4页)

大军,准备对曹操作战,并且派遣右贤王去卑率军两万,先行去晋阳城下协助张彦对付曹操。

去卑的年纪比呼厨泉大不了几岁,但辈分却比呼厨泉长,是呼厨泉父亲羌渠的弟弟。除此之外,去卑还和汉朝的皇室沾了一点边,身上流着部分刘氏的血统。

因为,他的曾祖是汉光武帝之子沛献王刘辅六世孙,度辽将军刘进伯。刘进伯北伐匈奴是被擒,匈奴单于将女儿嫁给了刘进伯,生下了儿子尸利,而去卑就是尸利的孙子。

所以,去卑是个亲汉派的贵族,加上个人武勇远超过呼厨泉,在前任单于,他的侄子于夫罗死后,去卑成为了呼声最高的继任单于的人选。

但是,由于呼厨泉娶了匈奴贵族里最有实力的须仆氏的女儿,得到了须仆氏的支持,须仆氏又联络其他贵族,拥立呼厨泉当了单于,为此,呼厨泉对大阏氏十分的感激,也常常怀有畏惧之心。

去卑是右贤王,与单于庭分庭抗礼,匈奴人坐北朝南,左手边正好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便以左为尊。由于匈奴人人数众多,地域宽广,单于根本无法管理的过来,便将匈奴一分为三,即左贤王部,右贤王部,以及单于庭。

左贤王、右贤王是单于的左膀右臂,一般有单于的宗族来担任,其中,基本上每任单于,都会从左贤王中选拔出来,所以左贤王也被认为是下任单于的继承者。

不过,这些都是匈奴强大时期的职位,当匈奴分裂为南北两支之后,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内附大汉,南匈奴单于所统治的人口也就那几十万人,加上又要在大汉所划分的特有领域内生活,还要面对草原上另外一支游牧民族鲜卑人的骚扰,时常有战争爆发,到了呼厨泉这个时候,南匈奴的势力已经小的非常可怜了,匈奴人的总人口也才只有不到三十万人而已。

所以,到了此时,左贤王基本上不怎么设立,只有单于庭和右贤王部两个部分,其中右贤王部统治十万人口,在单于庭所在的西河郡美稷县的西边,一个叫谷罗城的小地方,隶属于平定县。

右贤王去卑,和他的族人,就生活在谷罗城一带。

如今的匈奴人也早已经改变了游牧的生活,跟着汉人学会了种植、农耕,谷罗城就是右贤王部逐渐发展而成的一个固定驻所。

单于庭的使者来到了谷罗城里,去卑主动迎接,从使者的口中得知了单于庭的命令,去卑便下点了两万匈奴骑兵,带着干粮和马奶酒,便踏上了征程,一路向东南前进,朝着晋阳城进发。

……

晋阳城下,汉军的大营里,张辽、许褚、甘宁等人将一筐筐找来的硝石、硫磺、木炭等物运进了位于后军的营房里。

张彦正在营房里指挥着心腹进行炸药的配比,见到张辽、许褚、甘宁等人运回来的东西后,便皱起了眉头,问道:“怎么才这么一点?”

张辽、许褚、甘宁的脸上都是一阵为难之色。许褚支支吾吾的道:“摄政王。我们已经尽心尽力的寻找了。可是这些东西真的很难找,尤其是硫磺,我们在方圆百里内几乎都找遍了,能找来的也就这么多了。”

张彦听后,陷入了沉思当中,他倒是忽略了矿产分布的问题,西北一带多硝石,木炭也是随处可见。可是这硫磺嘛,就少的可怜了。

之前在濮阳的时候,张彦的硫磺也是从商人那里购买得来的,可是现在正值两军对战之时,你让他去哪里找商人啊。若是派人到濮阳一带采购,一来一回就要折腾许多天,而且还不一定能够买到。

这一下,张彦也犯了难,硝石、木炭遍地都是,可硫磺却少的可怜。他目前真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

张彦道:“再给你们两天时间,方圆百里内找不到硫磺。就扩大范围找,或者寻找商人,看看商人手里有没有这样的货物出售,总之,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找到硫磺,越多越好!”

“喏!”张辽、许褚、甘宁应了一声,各自出了营帐,三个人互相商榷了一番,决定分头行动,专门去寻找硫磺,而硝石和木炭则交给手下人去找。

张辽是并州人,他知道雁门马邑一带常常有来自西域的商人,西域的商人总是会带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都马邑进行销售,他想去碰碰运气,去马邑试试看,姑且死马当活马医,万一碰上了有卖这种东西的,就全部买下来,然后带回来。

为此,张辽便向贾诩说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向贾诩从府库中借了一千金,带着这一千金,和五百骑兵,便出了太原三关,朝马邑去了。

而许褚、甘宁则留在太原郡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