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部分 (第2/4页)
令于先生。”
法正也笑了起来,说道:“将军是主,我是谋,在给将军出谋划策的这段时间里,请将军大可放心,我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将军的。”
紧接着,法正便向张飞说出了他心中的打算,让张飞先用面团捏出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头造型来,然后交给沙摩柯,然后让沙摩柯提着他的假人头,去把张绣骗进城里来,然后加以伏击。
而真正的张飞,则带着部下精锐,埋伏在城外,若张绣成功上钩,便按兵不动,待张绣被杀后,再率军出来,攻击张绣的余部。若张绣不进入城里,张飞便率军杀出,和城里面的沙摩柯里应外合,将张绣包围在城门附近,予以伏击。
张飞对于法正所说的两手准备,甚是欢喜,当即便决定按照这个计策来做,然后召集部下,开始进行了一番吩咐,明日一早便集结兵马,准备出发去作唐县。
而远在公安的张绣,也在积极的筹划着一切,一边耐心的等待着使者的归来,一边命令胡车儿、郝昭等人人积极的准备战斗。
其实,从一开始,张绣就怀疑沙摩柯了,因为沙摩柯是蛮人,他也与沙摩柯曾经有过接触,知道沙摩柯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又怎么可能会写信给他。除此之外,信中的内容还写的十分有文采,试问一个粗鄙的蛮人,怎么可能会写出这样的文字?为此,张绣还专门问过蛮人使者,问这封信是谁写的,蛮人使者一口咬定这封信就是沙摩柯写的。
由此开始,张绣便知道沙摩柯的投降,绝对是一个阴谋。
但是,张绣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才写信给了杨修,向杨修进行请教。杨修也给与了回复,至少在张绣看来,杨修的计策,要高明许多。
在杨修给张绣的回信当中,有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但总的概括起来,只有四个简单的文字,那就是“将计就计”。其余的都是具体的行动细节,该怎么安排等等。
也就是说,杨修给张绣的这一封回信当中,是一个具体的作战计划,为此,张绣还专门派人去作唐县调查了一番,得出的地形结果,跟杨修所说的几乎一模一样。于是,张绣便对杨修很是敬佩,认为杨修足不出户,居然就可以运筹帷幄。
但实际上,杨修之所以对武陵的地形了如指掌,也是向黄忠询问的结果。黄忠久在荆南,在地形上可谓是了如指掌,所以这封战斗计划里面也有黄忠的一半功劳。
张绣在得到沙摩柯的回复之后,便立刻点齐兵马,带着胡车儿、郝昭率领精兵强将,共计一万马步军,偃旗息鼓,趁着夜色,直奔作唐县。
作唐县原本是公安县的一部分,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汉光武帝将公安县的前身孱陵县一分为二,在南部建立作唐县,北部仍旧属于孱陵县。
但实际上,作唐县和孱陵县的百姓,始终都觉得他们是一家人,从未分开过。但由于孱陵县的地理优势,所以孱陵县的经济发展较快,作唐县发展的较慢,虽然挂着县的级别,但实际上,作唐县的县城,犹如一个小小的城镇一样。
作唐县的县城距离公安县不算太远,直到张绣率领军队抵达这里时,才知道为什么杨修会把伏击的地点选在这里。
作唐县城城池残破,易攻难守,城中百姓不足千户,城池狭窄,也不宜屯兵,即便有人据城而守,也可以一鼓作气的将其攻下。
张飞的军队,大部分都聚集在武陵郡的郡城临沅城里,武陵北部的地区,是张飞的薄弱地带,这里因有大山阻隔,所以行走也不怎么方便,也没有水系可以直接通向这里,只能靠走路的方式来到达这里。
所以,从临沅城出发,要抵达作唐县,需要耗时两天的时间。
而张绣提前了三天抵达了作唐县,一万名精锐都提前埋伏在了从临沅到作唐县县城的必经之路上。
从临沅到作唐县,只有两条路走,一条是走水路,但是却属于逆流而上,另外一条则是陆路,但却需要翻山越岭,而且在进入作唐县县境的时候,只有一条路可以通过,这条路偏偏又是一道狭长的峡谷,被当地人换做盘蛇谷。
张绣将军队全部埋伏在盘蛇谷的各个隐秘位置,专门等候着张飞的大军抵达。等到张飞的大军一到,便立刻发起进攻,一点都不给张飞的军队任何喘息的机会。
说白了,这场战争,不是张飞和张绣的,而是法正和杨修的,他们只不过是执行者而已,真正运筹帷幄的人,是杨修和法正,这场战争,是两个智者之间的较量,谁胜谁负,将直接取决于荆南的未来。
张绣抵达作唐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