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部分 (第1/4页)

这是一条让人震惊的消息。早在30年前,鲁毅就曾经是大西洋战区司令,而且就是在鲁毅担任中国大西洋战区司令的时候,中国在南美洲与南大西洋上的扩张达到了顶点。在许多人看来,中国现在能够恢复在南美洲的统治地位,其基础就是这位中国海军元帅打下的。而现在,中国在欧洲内战越大越激烈的时候,将这位共和国第一元帅派遣到大西洋战区来,目的自然就非常的明确了,中国不但要在陆地上干预欧洲内战,而且中国海军也将有所行动!

接着,英国政府宣布将与中国进行全面军事合作,不但邀请中国派遣军事人员来指导英国的作战行动,而且还将把加的夫,阿伯丁与扑茨茅斯三个港口出租给中国,作为中国大西洋舰队的基地。接着,爱尔兰也宣布将向中国提供两处海军基地。当然,更大规模的军事合作项目并没有公布出来,其中包括中国在英国的5个战略空军基地,以及可以驻扎数万军队的更大规模的军事基地!

毫无疑问的,中国加强了在大西洋上的活动,而且在鲁毅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不久,就宣布大西洋舰队的基地转移到扑茨茅斯,并且将立即奔赴北大西洋。接着,中国印度洋舰队的一支庞大的特混舰队绕过了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显然,中国在大西洋上的海军实力得到了巨大的增长!虽然此时中国并没有宣布直接对奥尔特加的欧洲联合政府作战,也没有表示舰队将封锁欧洲联合政府的港口,更不会说明这是去与美国海军舰队对抗的。但是毫无疑问的,中国海军已经开始在大西洋上行动了,那么美国海军自然不会示弱。

就在中国大西洋舰队的主力战舰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第二天,美国宣布将从太平洋舰队抽调一半的兵力来加强大西洋舰队,并且宣布巴拿马运河进入紧急状态,将按照准战时条令管制运河。接着,美国大西洋舰队前出到设得兰群岛西北面,挡在了冰岛前面。一周之后,即中国大西洋舰队进入扑茨茅斯刚的第二天,美国宣布,将为一切前往欧洲大陆港口的船队进行护航!

8月初,中国的大西洋舰队与英国舰队在北海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演习,将整个北海划为了军事禁区,禁止一切船舶通航。显然,这是一种变相的封锁手段。因为在西班牙与英国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中国封锁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奥尔特加唯一能够获得的海上支援只能在北海方向上。而之前,英国舰队就一直在北海上担任着封锁海上交通的重任,并且与欧洲联合政府的空军爆发了多次战斗。而现在,中国舰队的加入,明显就是要针对美国大西洋舰队的行动,表示支持英国海军的封锁行动,并且用演习的这种办法来封锁北海!

对于中国的这一政策,美国方面自然是不会承认了,美国一方面表示会继续保持他与欧洲大陆的贸易往来的同时,他也宣布将继续为商船队护航。但是,美国人采取的办法是相当小心谨慎的,大部分原本准备前往哥本哈根与基尔的几支船队都停留在了冰岛的港口里,等待着局势变得更缓和才前进。

8月中旬,中英联合舰队演戏进行了12天之后,一支规模庞大的商船队离开了雷克亚未克,在海上与美国海军的护航舰队会合之后,一起向欧洲大陆前进了。顿时,双方的局势紧张了起来,因为这支船队必要要经过英国与中国划出的海上军事禁区,而这必然引发中国与美国的海上冲突。全世界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世界大战的开始,其实,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

第二章 老将出征

第二章 老将出征

当没有战争的时候,检验部队最好的办法就是演习,而演习的质量也最终反应了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在各种高强度的实战演习中,其实就是要将军队的缺点暴露出来,然后好针对这些缺点,做出适当的调整。因此,各国军队都特别重视演习,即使是在战争多发的年代,演习仍然有着其特定的意义!

演习一方面是在检验部队的作战能力,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一个国家政治态度的最明确的表现。通过联合演习,往往能够对某一地区起到震慑性的作用。另外,通过联合演习,也能够明确的表现出大国对其盟国的重视程度。比如,在第二次南亚战争期间,中国就多次与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在东印度洋上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明确的表现出了中国不希望有任何势力介入东南亚地区局势的态度。而在哥伦比亚战争期间,中国则通过与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的联合军事演习表示出了对南美洲地区的重视。相应的,演习的背后是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而演习只是军事实力的一种表现手段而已。从这个角度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