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部分 (第1/4页)

如果仅仅从表面上来看的话,这场空战并没有多少代表性,但是,任何一位研究空战的学者都不会忽视这场空战代表的意义!

战斗中,俄罗斯首先投入了装备有主动隐身能力的Su…47战斗机,并且将这12架战机出前布置,在主力机群前方55公里处前进。从这点部署上就能够看出来,俄罗斯对自己的主动隐身系统是很有自信的,同时,俄罗斯也在新式的空战中摸索出了一点门道,首先用隐身能力突出的战斗机去打乱占有数量优势的日本机群,尽量将战斗拖到对俄罗斯有利的近距离格斗空战中来,然后再利用俄罗斯战机非常出色的格斗性能来赢得胜利!

虽然,俄罗斯在主动隐身设备上有优势,但是任何隐身都是不完备的,只是减少了被对方雷达发现的距离,而不可能完全不被发现。而相对来讲,美欧在雷达性能上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欧洲并没有将最先进的被动机载雷达出售给日本,但是仍然把欧洲最先进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卖给了日本,并且装备到了日本的战机上。而日本战机的这种优势,部分的弥补了其战机在隐身能力上的差距!

而空战的结果,其实也是双方综合能力的体现。双方战机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日本空军在远程空战上有优势,而俄罗斯成功的使用了Su…47的优秀性能,部分的减轻了在远距离空战中的差距,并且避免了远距离空战。而这一且,都是俄罗斯的主动隐身系统带来的,所以,这一技术也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很多以前对主动隐身技术有所怀疑的人都再也不敢猜疑了。

当然,这一技术,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曝光了,原理也很简单,利用隐身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在战机所在的空间形成一个电磁场黑洞,吸收所有外界的电磁波,但是并不发出任何电磁波。这就让所有雷达都失去了作用。但是,直到中国与2013年年初与俄罗斯举行联合军演之前,都没有俄罗斯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理解并且掌握这一技术。而正是在这次的军演中,中国的情报人员成功的策反了几名俄罗斯飞行员,得到了Su…47战斗机上的这种设备的样品,并且迅速的掌握了俄罗斯的技术。但是,这也是作为中国的最高国家机密存在的。所以,关于主动隐身技术的存在,一直存在着争议,因为俄罗斯科学家提出的理论实在是有点难以实现。当然,出了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都不知道,这是俄罗斯专门设下的一个陷阱,要将别的国家的科学家引入歧途,而真实的主动隐身技术并不是这么回事!

现在,俄罗斯使用了这一技术,自然再次引起了关于这一技术的争论。但是不管怎么样,俄罗斯空军的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在实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仍然给日本人迎头痛击。也许,俄罗斯人血管里流的就是不屈的民族精神吧!

同日,日本海军的前出舰队开始对择捉岛上的俄罗斯岸防军队进行了炮击!而担当任务主力的就是那艘导弹巡洋舰!

2012年,美国的DD…21驱逐舰的第二批次型号正式服役,首度装备了203毫米液体电热炮!这是继中国“太湖”级上460毫米主炮之外,射程最远的舰炮了,即使使用普通的203毫米炮弹,也能够准确的攻击180公里外的目标,如果使用EPPS火箭增程弹的话,能够攻击270公里外的地面目标!而且美国也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式炮弹,让DD…21具备了打击远程地面移动目标的能力!当然,从紧凑型,以及耐用性上来看,DD…21上的液体电热炮就要比“太湖”级上的460毫米电热炮要好多了。

正是在DD…21的刺激下,欧洲开始着手研制自己的对陆打击战舰。而这种新的巡洋舰的排水量与DD…21差不多,只不过欧洲将其称为巡洋舰,与美国的称呼不一样。顺理成章的,日本也获得了建造这级巡洋舰许可,并且自建了4艘,为每支舰队装备了一艘。其上面的203毫米电热炮在使用普通弹药的时候,能够打击150公里外的目标,如果使用底排弹的话,射程将增加到210千米,如果使用火箭增程弹的话射程将达到250千米。虽然比美国舰炮的射程短一点点,但是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时,已经足够了!当然,日本也自己研制了不少的新弹药,特别是带有末段自导系统的炮弹,能够在战区上空航行10分钟,并且攻击移动目标,甚至可以自主决定目标的重要性,改变原先的攻击模式,对更重要的目标发动攻击!

一天之内,这艘日本的巡洋舰就对择捉岛上的俄罗斯军事目标倾泻了1200发炮弹,将携带的弹药都消耗一空了。因为日本的巡洋舰是在俄罗斯的岸基反舰导弹的射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