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4页)

身。

股票市场玩的就是信心二字,大规模做空股指期货必然导致股票市场崩盘,这一点已经在

1987 年10 月的纽约股市暴跌中得到有效验证。

80 年代日本的经济腾飞使日本人多少产生了一股目空四海的优越感。当日本股票价格高到没

有一位理智的西方评论家能够理解的程度时,日本人仍然有大量理由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一名当时在日本的美国投资专家这样说道:“在这里有一种日本股市不可能下跌的信念,在

87、88 年,甚至89 年时仍然是这样。他们觉得有一种非常特别的东西存在于他们的(股票)

市场中,存在于整个日本民族之中,这种特殊的东西能够使日本违背所有存在于世界各地的

规律。”

在东京的股票市场上,保险公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者。当国际银行家们派出的摩根斯坦

利和所罗门兄弟公司等一批投资银行作为主要突击力量深入日本时,他们手握大量现金四处

寻找潜在的目标,他们的公文包里塞满了“股指认沽期权”(Stock Index Put Option) 这

种当时在日本闻所未闻的金融新产品。日本的保险公司正是对此颇有兴趣的一帮人,在日本

人看来,这些美国人必定是脑子里进了水,用大量现金去买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日本股市暴跌

的可能,结果日本保险业爽快地承诺下来。双方赌的就是日经指数的走向,如果指数下跌,

美国人赚钱,日本人赔钱,如果指数上升,情况正好反过来。

可能连日本的大藏省也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这样的金融衍生合同在股市暴跌之前成交,这种

无人察觉的“金融病毒”,在一个几乎没有监管的、秘密的、类似柜台交易的地下市场上,在

一片繁荣的虚幻中蓬蓬勃勃地迅速蔓延着。

1989 年12 月29 日,日本股市达到了历史巅峰,日经指数冲到了38915 点,大批的股指沽空

期权终于开始发威。日经指数顿挫。1990 年1 月12 日,美国人使出了杀手锏,美国交易所

突然出现“日经指数认沽权证”(Nikkei Put Warrants) 这一新的金融产品,高盛公司从

日本保险业手中买到的股指期权被转卖给丹麦王国,丹麦王国将其卖给权证的购买者,并承

诺在日经指数走低时支付收益给“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的拥有者。丹麦王国在这里只是让高盛

公司借用一下她的信誉,对高盛手中的日经指数期权销售起着超级加强的作用。该权证立刻

。onefx/bbs

在美国热卖,大量美国投资银行纷纷效仿,日本股市再也吃不住劲了,“日经指数认沽权证”

上市热销不到一个月就全面土崩瓦解了。

股票市场的崩溃率先波及到日本的银行业和保险业,最终是制造业。日本的制造业从前可以

在股票市场上以比美国竞争对手至少便宜一半的成本筹集资金,这一切都随着股票市场的低

迷而成为昨日黄花。

从1990 年算起,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衰退,日本股市暴跌了70%,房地产连续14

年下跌。在《金融战败》一书中,作者吉川元忠认为就财富损失的比例而言,日本1990 年金

融战败的后果几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后果相当。

威廉。恩格在评价日本在金融的溃败时是这样说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从前的敌人…… 日本更加忠实和积极地支持里根时代的财政赤

字和巨额花销的政策了。甚至连德国都不曾那样对华盛顿的要求无条件的满足过。而在日本

人看来,东京忠诚和慷慨地购买美国国债、房地产和其它资产,最终换来的报偿竟是世界历

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金融灾难。” '8。14'

2006 年夏,美国新任财政部长保尔森访华,当听到他热情洋溢地“祝中国成功”时,人们背后

不禁冒出丝丝寒气。不知他的前任贝克当年拉着日本首相中曾根的手时,是不是也说过同样

的话。

5。 索罗斯:国际银行家的金融黑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