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部分 (第1/4页)

“校长,他们都已经尽力了。”这下轮到谈仁皓去找聂人凤诉苦了,“我已经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样品造出来,可是……”

“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把潜艇上的黄金打捞起来吗?”聂人凤没有过问谈仁皓那边的事情,他只负责下达命令,提出要求而已。”那艘运送黄金的潜艇是被我们的一艘潜艇在海面上用鱼雷击沉的。在沉没之前。这艘潜艇没有来得及发出电报。也就是说,现在日本与美国方面都不知道这艘潜艇已经沉没了。而按照这艘潜艇的航行速度,大概将在一月底左右到达美国西海岸。如果到时候潜艇没有到的话。你觉得日本人会怎么想?”

谈仁皓皱了下眉毛。”校长,你的意思是……”

“我们赶在这之前把黄金捞起来,而且把潜艇给毁灭掉,到时候,没有人知道这艘潜艇已经被我们击沉了,而且黄金在我们的手里。日本人生性多疑,他们肯定会怀疑是美国人在半路上扣留了这艘潜艇,私吞了他们的黄金。恐怕,美日之间为这几百吨黄金要撕破脸皮了,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

“可日本人更应该相信潜艇是被我们击沉了。”

“就算是被我们击沉了。我们今后也可以宣布是在别地海域击沉这艘潜艇地,而且那肯定是一片深度很大的海域,恐怕今后几十年内都没有办法把潜艇捞上来,谁又能知道黄金在我们的手上呢?”

谈仁皓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再去催促他们一下。”

“十天,最多十天。”聂人凤站了起来,“实验成功之后,立即开始大批量建造,我们也许需要好几十台这样地设备。手不不够。就多安排一批懂得操作机床的军官去帮忙。完成工作之后,把这些工程师派到内地的工厂去,也要告诉那些军官,他们不能将所做的事情向任何人透露一个字。”

“我知道,那我现在就过去跟他们打招呼。”

在谈仁皓的催促下,那几名工程师与几个能够操作机床的军官连日连夜,加班加点的忙了十天十夜,终于把样品制造了出来。随后,谈仁皓就去调了一艘巡逻艇,带着那些工程师到马鞍群岛的大贡岛附近去做实验了。

“这里水深大概三百五十米,虽然浅了一点,但是应该可以证明这部机器的可靠性了。”负责总设计的那名机械工程师姓黎,大概四十五岁左右,以前在沈飞工作。

“好吧,那赶紧开始,争取在晚上返回舟山。”谈仁皓看了眼天色,已经正午了。

海上风浪有点大,空气很冷,周围没有别地船只,而大贡岛上只有几百居民,以往也经常会有巡逻艇在这边出没,也没有人会注意到海面是这艘不起眼的巡逻艇。

机械臂被放进了海水里面,其末端由一根钢索与巡逻艇上的小型吊车连在一起,钢索最终规定在一个绞盘上,吊车控制机械臂下潜的深度。钢索上每隔十米有一个记号,以迅速确定放出钢索的长度,也就是机械臂下潜的深度。在机械臂的中段是一根钢管,钢管上焊接了一个钢丝笼,笼子的最上面有个直径大概50厘米的远洞,这是用来盛放被打捞起来的物品的。机械臂的前端就是活动部分了,一共由三组电机驱动机械臂运动,其中连接在钢管上的为方向电机,主要驱动机械臂转动。中部的是收缩电机,通过控制两根钢丝的长度来控制机械臂的伸缩,而最前端的则是张合电机,同样通过两根钢丝,利用一组转动装置来控制机械臂最前端的两只钢手指的张合,以抓紧物体。在机械臂钢手指的后面的钢管上还安装了一部摄像机,摄像机的旁边是一盏使用了厚度达到了5英寸的石英玻璃片的大功率电筒,这是用来照明以及拍摄下水下物体的。

整个机械臂的设计都极为精巧,控制信号由三根电缆传输到机械臂上,而摄像机拍摄下来的的图像在转化为电磁波信号之后由另外一根电缆传回到船上来,显示在一台电视屏幕上。这其中最麻烦的就是摄像机拍摄下来的图像的传输问题,工程师用上了才出现的电视广播技术,并且尽量缩小了系统的体积与大小,可结果这套系统还是足足有两百公斤重,被安装在了一个长一米,宽半米,厚四十厘米的密封容器里面,容器的前端有一片石英玻璃做摄像机的窗口。而这个容器能够产生的浮力正好与其自身重量相当。

实际上,这是最原始的机械臂,操作起来极为笨重,在试验中,那些工程师花了足足半个小时才把海底的一块石头装进了钢丝网里。但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一个巨大的成功。

后来,谈仁皓还让工程师做了改进,比如可以在机械臂上安装焊枪,以切割潜艇的壳体。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