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 (第2/4页)

来对抗没有航母的第二特混舰队。

海上力量的改变也直接影响到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的发展。塞班岛上的战斗持续到了四月中旬,弹尽粮绝的美军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向唐帝国投降了。四月下旬,帝国陆战队迅速的扫荡了提尼安岛与罗塔岛,守卫这两座岛屿的大部分美军已经在此之前退守关岛,准备在关岛做最后抵抗。另外,部署在加罗林群岛的美军也开始向关岛收缩防线,在失去了制海权之后,如果再继续维持漫长的战线,这对美军没有任何的好处。

五月上旬,也就是上个月上旬,陆战队发动了登陆关岛的作战行动。这次,美军进行了极为顽强的抵抗。另外,另外一支陆战队还迅速的扫荡了加罗林群岛,因为这边的岛屿上已经没有多少美军驻防,加罗林群岛的扫荡行动进展得很顺利。

“关岛那边的战斗大概会持续到七月下旬,颜国忠上将已经调去了第五个陆战师,进攻的速度正在加快。”甘永兴停顿了一下,好让谈仁皓的思路跟上来。“现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基本上快要结束了,关岛上的战斗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们也有了新的工作要做。”

“海军改革?”仁皓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明白了过来,他用询问的目光朝聂人凤看去。

聂人凤点了点头,然后就笑了起来。

第八卷 海军改革 第三节 新制度

惨胜的结果是谈仁皓没有预料到的,在他看来,如果第二特混舰队能够抓住机会的话,那么胜利的把握肯定在五成以上。实际上,第二特混舰队也确实把握住了机会,问题并不完全在这里。

站在谈仁皓的角度上,他首先考虑的是舰队指挥方面,以及在战斗中的判断上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舰队司令官与参谋长的责任,舰队官兵都表现出了最好的状态,飞行员也都很拼命,损失的责任是不能推到下级身上的。

当谈仁皓看完了战斗记录之后,就不再认为雷少卿没有把握住机会了。在交战的过程中,第二特混舰队没有跟上来,这个责任实际上不在雷少卿身上,要怪,就只能怪老天爷。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人处于雷少卿那个位置,都不可能收到廖汉翔发出的第一份电报,因为战舰上的通信设备被风暴破坏了。在指挥方面,雷少卿也确实犹豫过,但他很快就派出了第一波轰炸机,而且正是这波轰炸机击沉了“萨拉托加”航母,重创了另外两艘航母,为第二波轰炸机全歼第16特混舰队打下了基础。虽然雷少卿在派遣第二波轰炸机的时候有点迟疑,但是最后这波轰炸机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因此,从整个交战过程中,雷少卿的指挥来看,他并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错误。

很快,谈仁皓就考虑到了另外一点,那就是美国舰队指挥官。

在整个交战过程中,美国舰队指挥官在做出决定,特别是在派遣轰炸机时都极为果断。比如,在攻击第一特混舰队的时候,对方并不知道第一特混舰队的准确位置,只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斯普鲁恩斯少将就立即拿出了一半的力量来干掉第一特混舰队,而他也确实达到了目的。在对付第二特混舰队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的大部分决定实际上仍然基于推断。并且在收到了侦察机的电报之后就立即派出了轰炸机群,抢在自己遭受重创之前让轰炸机起飞,如果他迟疑半个小时的话,恐怕就没有机会炸沉第二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重创第三艘航母了。

斯普鲁恩斯是一个很冷静,同时也很果断的将军。这是谈仁皓在通过有限的信息之后,对这位五十多岁的美国少将产生的第一印象。“果断”对航母舰队指挥官来说极为重要,与以往需要通过数个小时的炮战才能决出胜负的海战不一样。航母之间地战斗也许就在那几十分钟之内就能决定胜负,往往晚几十分钟做出决定,就意味着与胜利失之交臂,遭受最惨痛的失败。因此,航母指挥官必须要能够根据有限的战场情报果断的做出决定,绝不能有半点拖泥带水,更不能瞻前顾后,只要发现了机会,那就要立即抓住机会。在这一点上,斯普鲁恩斯的表现绝不比任何一名指挥官差。他用三艘航母的力量打掉了唐帝国的五艘航母。虽然结果他也损失了三艘航母,但可以说,他的果断在很大的程度上扳回了战局。不然的话,美国海军就是惨败了!

作为舰队指挥官,谈仁皓自然是以一名舰队指挥官的目光来分析战局的。同样的,站在海军司令官的位置上,聂人凤就会以他的方式来分析这次的战斗。

从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上来看,实际上双方的差距并不大,都有能力干掉对手,获得绝对的胜利。从战场环境来看,风暴对双方的影响几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