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部分 (第2/4页)

攻的一方,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充当防御的一方,把演习时间确定为三天,并且主动联系一下其他部队,把演习范围确定在马德拉群岛北部海域。这样一来,我敢保证,德国人肯定会很关注我们的新式装备,同时想知道我们这几支特混舰队的战斗力,就肯定会把周围的潜艇都派过来,到时候,第五特混舰队与登陆舰队就可以秘密北上了。”

“对啊,这确实是个好办法,而且我们还真没有检验过那些新式侦察机的性能呢。”郝东觉差点跳了起来,“仁皓,就这么办,把演习搞大一点,同时舰队向西航行,也不耽搁我们赶往加勒比海地区的时间,这样一来,德国人就不会有所怀疑了。”

谈仁皓笑了起来。“看样子,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了。那就这么办,我们立即拿出大概的演习计划来,等下我就与雷少卿联系,另外,派遣人员去通知第五特混舰队秘密脱离编队。记住,演习期间都用以往的密码发送电报,让德国人监听我们的通信,而且要经常发电报,让德国情报部门的人全去破译与分析我们的电报,到时候,他们就自然没有精力去监视第五特混舰队与登陆舰队的活动了!”

演习计划很快就确定了下来,由第二特混舰队充当主攻部队,而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则扮演假想敌,由第二特混舰队发动偷袭。演习的战术目的是要检验第二特混舰队新装备的那批“侦察鹰”的性能,而真正目的自然不是这个了。

当天下午,谈仁皓就安排一架水上飞机把新的行动计划送到了第五特混舰队去。同时,他还主动与雷少卿取得了联系,为了不让德国人知道第一舰队搞演习的真正目的,谈仁皓没有在电报中提到相关的内容,只是要求雷少卿派出补给舰队支持演习行动,同时安排一批军官来做演习的裁判。

相关的工作也迅速的安排了下去,傍晚时分,第二特混舰队就脱离了编队,第五特混舰队也在同时脱离了编队。在谈仁皓发给雷少卿的电报中是让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同时充当进攻部队的,因此第五特混舰队在此时脱离编队并没有什么麻烦。而这两支特混舰队都将隐蔽行动,等到德国人发现第五特混舰队没有参加演习,并且早就已经离开了演习海域的好似后,恐怕第五特混舰队已经进入了英国的港口了吧!

第二十三卷 前进跳板 第九节 侦察鹰

在“猎鹰”才开始服役的时候,航母上配备的侦察机仍然为老式的“射水鸟”,很快,各舰队就发现,“射水鸟”侦察机的侦察半径还不如“猎鹰”的轰炸半径,因此很快就全部用临时改装的侦察型“猎鹰”取代了“射水鸟”。这并不是正式的侦察机,当时,哈飞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制具有更强大的侦察能力的侦察机,并且取命为“侦察鹰”。

“侦察鹰”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飞机发动机的下方安装了一具圆盘型的雷达舱,装备了一部专门用于对海搜索的雷达。这不但提高了发现敌战舰的距离,同时还让舰载侦察机具备了在夜间执行侦察任务的能力。对舰载航空兵而言,这绝对是划时代的进步。不久之后的一些实战就证明,“侦察鹰”上配备的雷达也具备有对空探测能力,只要飞得足够高,那就能够发现远处的敌机。也正是这一发现,最终带出了预警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侦察能力,“侦察鹰”上还做了多处改进。比如,为了增加航程,“侦察鹰”的弹舱被设计成为了整体式油箱,这样一来,及时在不携带外挂副油箱(如果携带外挂副油箱的话,就会限制雷达的探测能力,使其难以发现侧向目标)的情况下,“侦察鹰”的续航能力也达到了“猎鹰”在携带两具650升大型副油箱时的水平。另外,在“猎鹰”上作为标配的一些装甲被拆了下来,减轻了重量,这样就抵消了因为增加整体式油箱,以及气动外形发生变化后对速度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测试的时候,“侦察鹰”的最大速度甚至比“猎鹰”还要快20节左右,而且其加速性能明显比“猎鹰”号一点。为了加强通信能力,“侦察鹰”上配制了两部电台,并且留出了在今后安装第三部电台的位置。这一点非常重要。后来在使用三部电台的情况下,“侦察鹰”具备了一定的空中指挥能力,可以引导其他的轰炸机,甚至是战斗机作战。

这些改进极大的强化了“侦察鹰”执行侦察任务的能力,并且为其今后的改进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可同时,这也使“侦察鹰”的轰炸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最多只能携带外挂弹药,而且因为雷达罩的影响。其外挂弹药的能力并不是很强。“侦察鹰”是帝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专用侦察机,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