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部分 (第1/4页)

到了24年下半年,随着交战双方的战斗机性能大幅度提高。而且大量战斗机也可以执行轰炸任务,俯冲轰炸机在陆的战场上的作用已经减弱了很多。限制俯冲轰炸机使用的原因主要有其航程短,飞行高度低,速度慢,自卫火力差等。而实际上,真正让俯冲轰炸机从陆战战场上淡然离开的原因是,交战各国将轰炸的重点转到了战略打击方面来,主要摧毁敌人防线后方。乃至本土上的战略目标。而俯冲轰炸机所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只能在战术战场上使用,而随着有更好装甲防御的低空攻击机,以及大量可以携带炸弹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斗机出现之后,俯冲轰炸机在陆战舞台上已经没有多少位置了。

在海洋战场上,俯冲轰炸机仍然是不可替代地。这也正是由海洋战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海洋战场上,轰炸机打击的主要是战舰这类可以高速,自由活动的目标,显然进行高空水平投弹的战略轰炸机并不是打击移动点状目标的有效武器。而低空飞行的鱼雷轰炸机则很难单独突破舰队的密集防空火力网,还极容易遭到战斗机的拦截,在没有其他战绩地配合下。鱼雷轰炸机几乎没有能力单独对舰队构成威胁。

打击活动目标正是俯冲轰炸机地拿手好戏。因此在海洋战场上,对战舰威胁最大的还是俯冲轰炸机。这也是唐帝国,美国的海军航空兵都在研制更先进地俯冲轰炸机的主要原因。海航没有选择的余地。战场环境也让海航不得不重视俯冲轰炸机的发展。交战双方都很清楚,在没有更有效的武器出现之前,俯冲轰炸机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四架“射水鸟”从云层中钻了出来,就在美军惊慌失措的时候,这四架轰炸机又迅速的拉了起来,它们并没有投下炸弹,而是带着炸弹,在冲出云层之后就立即改出了俯冲。当时的战场环境让这些俯冲轰炸机在冲出云层之前根本就看不到海面上的战舰,自然就按不上瞄准了。而当他们冲出了云层后,距离海面就只有500米左右。而“射水鸟”地最低投弹高度是400米,在100米的俯冲距离内,没有任何飞行员能够同时做到调整好轰炸机的航向,瞄准战舰,同时解开炸弹的保险,投出炸弹,并且改出俯冲这一系列的动作。结果,第一批俯冲下来的“射水鸟”都来不及投下炸弹,然后就改出了俯冲航道。钻进了云层里面。

哈尔西也是一惊一喜,他也注意到了云层带来的影响。如果俯冲轰炸机无法俯冲投弹的话,那么投弹的准确率就将降低很多。而此时“勇猛”号已经转过了45度,如果能够避开海面上地那些鱼雷的话,他们就很有可能逃过敌人的打击。可问题是,驾驶那些俯冲轰炸机的飞行员都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除了俯冲投弹之外,俯冲轰炸机还有两种投弹方式,一是水平投弹,而另外一种,就是介于水平投弹与俯冲投弹之间的下滑投弹。

哈尔西刚松过起来,鱼雷还在继续逼近的时候,八架“射水鸟”再次从云层中钻了出来。这次,八架俯冲轰炸机没有出现在“勇猛”号的上空,而是在距离“勇猛”号大概两海里的西北方向上钻了出来,而“勇猛”号此时的舰艏正好正对着这个方向。这八架俯冲轰炸机也没有俯冲,而是朝着“勇猛”号直接飞了过来,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在缓慢降低。

哈尔西迟疑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他在飞行学校里所知道的一种轰炸战术。”小心,下滑投弹!”

战舰上的舰长也已经反应了过来,可此时既要规避鱼雷,还要躲避炸弹,没有任何一名舰长能够在此时同时照顾到这两个方面。

下滑投弹与俯冲投弹的最大分别就是,下滑投弹不会在最后阶段进入俯冲阶段,其下滑角度在65度到45度之间,而在此之前还将缓慢降低高度。而俯冲投弹的最后俯冲角度在75度之上。投下的炸弹不是近直线的砸向目标,而是以更接近抛物线的弹道砸向目标的。因此,下滑投弹时,炸弹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移动目标的规避时间也就更多一些,所以在对付移动目标时。俯冲轰炸机很少采用下滑投弹地方式。

在陆的战场上,下滑投弹主要用于对付集群类目标,或者是如同铁轨,公路等直线类目标,而且是由数架轰炸机同时进入,然后同时投弹。按照理想情况,采用与目标长度平行的方式进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所有炸弹都落在目标上。可实际上。因为受到风力等影响,实际上很有可能所有炸弹都偏离目标。因此,下滑投弹最好的进入角度是与目标呈10度到20度的夹角,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投下的一批炸弹中,至少有那么几枚命中目标。

也正因为如此,在对付航母这种长度接近300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