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部分 (第1/4页)

帝国已经不可能压倒其他所有的国家。从而主宰整个世界了。当初。西方列强联合起来反对唐帝国,与唐帝国打了100多年,正是因为欧洲列强最先在经济上追了上来。后来。日本又与唐帝国打了几十年,也是因为日本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且得到了西方列强的鼎力支持。可以说,决定一个国家的位的就是其经济水平,没有足够强大的经济,那就不可能成为足够强大的国家!

也许,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唐帝国可以获得独霸世界的机会,可这个时间绝不可能保持多久,事实也确实如此。而远见的政治家也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如果唐帝国想依靠战争的胜利再次独霸全球的话,那就只有一个结果,与全世界地所有国家,民族敌对,并且在第三次全球战争中被打爬在地上,从而彻底失去全球霸主的地位,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沦落为二流强国。薛希岳也正是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因此在即将获得战争胜利的时候,薛希岳首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来建立战后的世界秩序。

对所有唐帝国的军民来说。也许他们做梦都在想着重回当年的盛世,重新成为世界霸主。可是,作为政治家,薛希岳不得不割舍掉这个情怀,他不得不更现实一点。唐帝国不可能在战后独霸世界,那么就只能退一步,可是,退步就意味着损失帝国的根本利益,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或者说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来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件考验政治家的大事。

当时,只一个办法可以避免唐帝国因为独霸全球而与整个世界敌对,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唐帝国地利益,那就是在战后成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国际性组织,由所有国家,包括那些战败国都参与的国际性组织,由这个国际性组织来处理国际纠纷,并且化解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关键的是,这个国际性组织必须要受到唐帝国的控制,至少要偏向于唐帝国,不然,这个组织本身就会成为唐帝国的威胁。

26年底,薛希岳就在“德黑兰会议”,即战争期间同盟国首脑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成立“国际同盟”的设想,即在战后成立一个由同盟国集团为主,广泛吸纳其他国家参与地国际性机构,并且由该机构负责处理国际事务。当时,这还只是一个设想,而且因为对该机构的职权范围,以及是否应该吸纳战败国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因此没有被列入正式的讨论议程。

27年处,在科伦坡召开的同盟国外长会议上,帝国外相再次提出了这个设想,并且拿出了成立该机构的正式计划。当时,反对得最多的主要就是德国,而德国所担心的是,英法这类战败国如果也参加该机构的话,那么德国就不可能在欧洲起到主导作用。在德国人看来,这是唐帝国为了牵制德国而提出的。因此,唐帝国与德国的主要分歧就集中在了是否应该吸纳战败国这一点上。

当时,波斯帝国也对唐帝国提出成立“国际同盟”不太感兴趣,主要是波斯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波斯人只占全国人口的三成左右,另外还有好几个民族,比如阿拉伯人,埃及人的比例都非常大。这些民族一直在闹独立,如果成立了该机构,波斯帝国很有可能无法控制住国内的分裂势力。最终导致国家分裂。可因为唐帝国一直是波斯帝国的最大盟友,且在历史上一直反对其他民族独立。因此,波斯帝国没有直接反对。

就这样,因为德国的强烈反对,波斯帝国的不合作态度,在这次外长会议上,同盟国集团并没有为在战后成立国际机构而达成一致意见。

到了27年中期,同盟国集团在各条战线上都获得了重大胜利。对唐帝国而言,尽快确定在战后成立一个国际性机构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当时,唐帝国与德国的矛盾已经暴露了出来,唐帝国不希望德国独霸欧洲,通过欧洲各国,各民族的矛盾,来牵制欧洲发展壮大,这是唐帝国数百年来的基本国策,可以说,在美国出现之前。这一直是唐帝国对待欧洲问题的基本政策。德国又不愿意看到唐帝国独霸全球。如果不能在战后成立一个拥有高度权威的国际性机构。以次来平衡与化解各国之间的矛盾的话,那么第三次全球战争很有可能在唐帝国与德国之间爆发!

6月份的时候,薛希岳就先后出访了德国与波斯帝国。希望用他的个人影响力使这两个最重要的同盟国让步。薛希岳在柏林的收获并不大,德国首相只同意就成立“国际同盟”的事情进行谈判,而没有订下最终目的。在德黑兰,薛希岳为了获得波斯的支持,不得不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并且保证唐帝国将一如既往的反对波斯国内的分裂活动,并且将协助波斯帝国打击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