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部分 (第2/4页)

,将海峡对面那个岛国变成第二个日本!

这并不是说“小胡子”很慷慨,很大方,罗云冲心里有数,他投下去的那些炸弹实际上都是由货轮或者是火车从帝国本土运来的,而轰炸机烧的燃料是由波斯帝国提供的。德国人实际上没有提供给他多少好处。当然,一些代价不高的好处还是有的,比如丰盛的食品供应,丰富的娱乐活动,高于德国国防军,与德国党卫军差不多的地位,乃至那些金发碧眼的交际花,这些都是德国人为了“笼络”罗云冲他们给出的好处。

就算德国人什么都不做,罗云冲也会让他的轰炸机出发。仅仅把日本炸回石器时代说明不了什么,日本的工业实力本身就无法与英国相提并论,另外日本本土的防空能力,日本战斗机的性能,乃至日本城市的发达程度,这些都是无法与英国相提并论的。如果能够将英国也炸回石器时代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任何人怀疑战略轰炸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了,而这也正是罗云冲要证明给那些怀疑过,或者是正在怀疑战略轰炸威力的人看的事情!

从25年10月份开始,罗云冲就逐步将轰炸地重点转移到了英国本上。他直接采用了一些在轰炸日本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比如,在选择轰炸目标时,要分先后顺序,首先轰炸什么目标,次要轰炸什么目标,最后轰炸什么目标,这是很有研究的,甚至可以成为一门新的军事科学。教训就是。必须要给轰炸机提供足够数量的护航战斗机,如果无法保证护航战斗机的话,那就得集中在夜间进行轰炸,而且尽量用密集队形,利用轰炸机的自卫火力相互掩护,对抗敌人地战斗机。当然,因为英国与日本的基本情况不一样。所以不是所有经验都可以照搬过来的。比如,当时罗云冲就没有把燃烧弹立即用上,主要是考虑到英国的建筑以砖石为主,木制结果的建筑比较少,燃烧弹的纵火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当然。后来证明,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相对而言,轰炸英国地难度要比轰炸日本大得多,而唯一有利的地方是,英吉利海峡的宽度要比黄海,日本海,以及南面的太平洋都要窄得多,英国距离欧洲本土更近,特别是在德军占领了低的国家以及法国北部地区之后,为轰炸机群护航的战斗机可以靠前部署。而航程巨大的轰炸机不用与战斗机争抢前方的机场,而可以部署在后方机场上,因此,就可以在作战中尽量组织护航战斗机。

最初的两个月,是由德国空军派遣战斗机为罗云冲的机群护航的,当时唐帝国陆军与海军答应部署到欧洲的战斗机部队正在向东线集结。而且在与德国方面达成具体的协议之前,这些战斗机也无法部署到法国北部的机场上去。实战证明,两个国家的空军一起作战,特别是深入到战术级别的协同行动时,问题大到几乎可以导致失败。往往,德国空军地战斗机根本无法与轰炸机群会合,很多时候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德国空军有没有派遣护航战斗机。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德国空军的几种主力战斗机都严重存在“腿短”的问题。在轰炸英国南部地区时问题还不大,可要深入到英国中部地区的话。这些战斗机几乎不可能全程陪伴轰炸机。而在轰炸英国北部地区的时候,德国空军地战斗机根本就飞不过去!在这两个月的轰炸中。罗云冲损失了近400架轰炸机,2000多名机组成员阵亡,两项损失率都超过了5%,这差点就让罗云冲取消了后面的所有轰炸行动!

到26年初,海军的第一批“隼”式战斗机到达之后,情况终于出现了改变。虽然“隼”式战斗机的航程仍然不足以完全满足作战要求,可只要挂上大型副油箱,比起德国的BL一109,Fw…190等战斗机而言,其作战半径就要远得多了。到了26年中,“金鹰”式战斗机出现在了英国上空的时候,情况彻底得到了改善,轰炸机群首次获得了可以全程伴随护航的战斗机的掩护。

对在太平洋上奋战地帝国海军而言,26年是充满了挑战,又充满了机遇,是通往胜利的一年。对罗云冲来说,26年是他获得胜利,并且最终让所有人相信战略轰炸将改变战争地根本面貌的一年。而对英国人来说,26年就是灾难的一年,是充满了毁灭,大火,死亡,炼狱般的一年。

从26年初开始,对英战略轰炸的成效逐渐显露了出来。在前三个月,罗云冲手里的2000多架轰炸机出动了6万多架次,在英国本土的数十座城市,港口,工业重镇,军事基地投下了超过12万吨的炸弹,总共只损失了230多架轰炸机,损失率不到0。4%。而护航的战斗机损失了180余架,损失率也相当低。这仅仅是个开始,而且随着轰炸效果逐渐显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