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 (第1/4页)
氖澜纭�
技术的进步并不是说,给几张图纸,几个配方就能完成,最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具体到生产,以及产品中来,而这个过程就不可避免要培训一系列技术人员,本来维伦以为意识网会让培训的成本大大降低,他甚至觉得,只要教授在意识网里上几课,那些“听课”的学生们就都学会了,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对于所谓的“课程”,大部分参与培训的工匠都仿佛是在听天书,什么欧姆定律、胡克定律、牛顿定律……对于帝国人来说,光是这些名词本身,就比他们一辈子接触的知识还多,面对这些海量涌入的信息,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思维当机”,别说真正学会,就连最基本的理解,甚至想象都做不到。
相反,原以为能起到正面作用的意识网,却越来越开始凸显负面作用——在地球上,“思考”是一种非常自我的运动,每个人在生活中,会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问题不由自主的思考——这种行为已经是本能,比如看见鸟飞,会想为什么会飞,虽然答案早已根深蒂固,这样的思考只是再一次加深这个知识点而已,但是在帝国,来自地球的教授们发现,帝国人“学习”不是这个样子的,在遇到一个具体问题时,他们更多的会倾向于搜索——就好像地球人在网络上用谷歌搜索问题答案一样,向他们能“联系”上的每一个人提问,而当他们的提问在意识网中无法得到回答时,他们就会选择放弃,这种“知识传递模式”已经伴随着帝国历史,延续了数千年,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如果“网络”中存在信息,可以很方便的传递到每一个节点,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每一个节点都无比依赖网络,因为对“旧”知识的深信不疑,个体缺乏创新能力,导致整个帝国的知识水平一直都无法进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帝国空有数千年历史,科技水平却始终在原地徘徊。
当然,此刻的维伦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但他也隐隐感到自己这项任务似乎比想象中要艰巨,但要他说具体的障碍在哪,恐怕他也说不出来,他只是觉得——尽管在这两个月里,所有人,不管帝国人还是地球俘虏,都对自己的吩咐丝毫不折扣的执行:地球俘虏尽心尽力的教,过程中绝对没有撒谎和误导,帝国人也努力去学,绝对不可能有像地球人学习过程中,开小差或者心不在焉的行为,工匠们挥汗如雨、没白没夜的去按照图纸造东西,但就是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所以就在这个刚刚胜利的日子,他向陛下如实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并附上了他自己认为的原因——维伦觉得,与其靠帝国本身的力量从零开始,不如利用现有的“战利品”,这个战利品不仅包括现成的机器和厂房,还包括其中工作的工人——既然地球人天生擅长这些工作,那么为什么不索性将这些工作完全交给地球人来干,而帝国,只要控制着这些工作的人就好。
维伦不知道,他这个提议,在本质上和地球人控制AI的想法是一样的——让AI负责劳动,而人类只负责控制AI。
皇帝很欣赏这个建议,但在具体的实行上,皇帝觉得可能存在不小的问题——从目前地球俘虏们的表现来看,大部分人都无法适应帝国的意识网,而帝国的意识网同样也不适应他们——相对于帝国人,地球人的思维都太活跃,无比热衷于质疑和反抗,在古井无波的帝国意识网当中,他们是天然的异类,就好像被扔进沙丁鱼群的鲶鱼,对于如何净化他们思维,又保持他们原有能力的问题,帝国现在还没有拿出令人满意的方案,帝国丰富的“净化”经验能够轻易把正常人变成服从的机器,但被“净化”过之后的人大多有些神智失常,只能作为奴隶来使用,到所以皇帝把他派到了这里,准备尝试现在小范围呢,实施维伦的计划,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两全其美。
就目前来说,可供维伦“实验”的人数并不多,只有区区十几名俘虏,不过负责这场战争的亿夫长已经向他表示过,只要对地球的进攻发起,未来这里的将“多得装不下”。
维伦对此并不怀疑,但那毕竟是未来的事,维伦现在最迫切要做的,就是尽快让帝国完全掌握地球现有的技术,虽然他不理解什么叫夜长梦多,但他也知道,食物只有吃到肚子里,才能解决饥饿——对于帝国来说,敌人不仅仅是地球的军队,疾病,饥荒,天灾……在接触到地球之前,维伦一直觉得,这些灾难是无可避免,只能被动承受的,但是从地球人身上,他看到了人力量可以到达的程度——魔法只是真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既然这些俘虏是维伦此行的第一目标,那么在达到空间站之后,维伦在第一时间和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