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2/4页)

前面就是百塔寺,宽阔的山门大开,迎接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

一入山门檀香缭绕,感觉马上与尘俗远了几分,来往的人很多,却没有繁杂的声音,只有远处庙堂里传来的诵经声和木鱼声,还有山鸟鸣叫的动人声音。果然是名寺,不同凡响。

进了香,拜了佛,虽然燕南歌自从知道香香的身世之后就对诸般说法不是很相信了,那些可能只是比花灵人更厉害的人吧。但却也很虔诚,没有不敬的意思,怎么说人家也是前辈啊,敬老尊贤还是必须有的本分。

百塔寺的塔林雄奇宏伟,给人历史的沧桑感和巨大的震撼。就在燕南歌观完塔林准备回去的时候,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这种声音燕南歌很熟悉,是铁器碰撞击打石头的声音。奇怪,这肃穆的寺院里怎么有这种声音呢?

顺着声音寻去,燕南歌慢慢来到了山后,这距塔林已经很远,估计也就只有燕南歌的耳朵才能听到这么远的声音。

一间无门的石屋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穿着一身灰衣坐在一把椅子前叮叮当当的雕刻着石像,他面容肃穆,目光如刀一样注视着雕刻的像,这神态不象是一个石匠,倒象是准备杀敌的勇士。

老者好像没看到燕南歌到来,于是燕南歌就在他身旁不远处看他雕刻。

老者雕的是罗汉像,从雕好的那部分可以看的出来,燕南歌刚刚在殿上就看过这尊罗汉。

燕南歌发现这老者是位高手,无论深浅他都是一锤就完成,没有修改,力量掌握的非常准,没一会儿,罗汉的头就雕好了,栩栩如生,那种震慑的感觉扑面而来。厉害,燕南歌暗暗赞叹,以前燕南歌也看到过雕黑石的工匠,比起这老者可是差太多了。

“老人家真是高手,这罗汉像雕的如此生动。”燕南歌由衷的赞道。

“老了,不比从前了,现在要歇几歇才能雕好,而这石像只有一气呵成才能直舒胸臆,意到神到,这一停,就不能浑然一体了。”老人感叹道。望着石像,燕南歌却觉得他是在看着过往的以前。

“小伙子;你怎么到这儿来了?”老者问道。

“我是胡乱走过来的;碰巧看到您。”燕南歌坦然道。

“您就住在这儿?”燕南歌看了一下这附近也没有房子。

“不,我住在山下,白天过来干活,晚上回去休息。”老者觉得和这少年颇投缘,温声说道。

“那您吃饭是在寺里。”燕南歌猜这老人是给寺里干的活儿。

“是啊,这寺里的方丈和我很熟识,我是帮他忙的。”老人微笑着说,看着燕南歌。

“如果没猜错,您就是林老前辈吧?”燕南歌忽然道。

“你说的不错,正是老朽黄清源。不过年轻人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黄清源微笑着点头,看燕南歌的眼神满是关爱。

“晚辈燕南歌,见过林伯伯。”燕南歌感到这黄老先生的眼神亲切和蔼,心下欢喜,就势一礼。

“好,好,我就认下你这个侄儿。”黄清源爽朗的笑道。

“林伯父,是这样。今日侄儿去过您家里,家里人说您外出了,时间不定,刚才我看到您雕刻对于榔头的力量把握非常好,而且您握錾的姿势感觉很象是拿刻刀的样子,所以我猜您原来一定是作珠宝首饰的大家。”燕南歌谨慎的说,这是他拜师学艺的良机,也是黄老先生对他的考验。

第一一零章 妙手

“哈哈,眼光不错,贤侄。可惜老朽已经封锤了,否则一定如你所愿,送一套首饰给侄媳。”老人微笑道,看燕南歌的衣着,以为是要定做首饰。

“林伯父,您误会了,我是向您拜师来的。”燕南歌郑重的说。

“拜师,白贤侄,别说老朽已经不打算收徒了,即使收,你也恐怕吃不了那个苦,通过不了我的考验。”老人叹息道。

“林伯父,苦侄儿是一定能吃的,只不知您说的考验是什么?”燕南歌道。

“我要收的徒弟一定是能传我衣钵,并能把我的技艺发扬光大的。所以不同于普通工匠,我们要做的是成为大师,所以我的要求是手有举半千之力,眼有观细微之明,耳有辨轻重之聪,可以三日三夜不眠不休。”黄清源道。

“林伯父,只有这些吗?”燕南歌心下暗喜。

“只有这些。”黄清源觉得这要求也是几十年没人达到的,即使有能达到这标准的武林高手,可不一定愿做一个匠人。

“师傅,受徒儿一拜。”燕南歌听罢便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