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欧阳挘�艘话蜒劾幔�冻隽诵θ荩�暗�饣匚已≡穹牌��蒙�模�牌�熬昂芎玫氖送荆�氲蹦昶疵�胪ü�尉�谋涿�说淖龇ǎ�辛酥实牟煌�薄�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八章 第一个下海的军官(2)

“怎讲?”我有些糊涂。

“当兵参军,想入党升官,是我们多数农民子弟唯一可能改变命运的选择。当年我走的路跟百万现役军人走的路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可能我从小受的苦难跟别人不一样而更加渴望而已。这回我毅然决然离开好端端的工作岗位,脱掉军装下海,心里是明朗的,目标也是清楚的。”

“明朗的是什么?目标又是什么?”

“我明朗自己的选择是为了更加自由地发展自己;目标是:要让我的家庭和我的所有亲人都有钱花,都过上真正的不缺钱的生活。”欧阳的坦率令我意外和吃惊。

一个现役军官、一个全军先进单位的主官,竟然会冒出如此实际而大胆的想法,欧阳的真话让我内心感到一份震撼。有多少曾经也是在部队的军人能在自己仕途十分辉煌的时候敢于放弃?敢于拥有这样一份不加掩饰的真切追求?不管是军人还是其他什么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这也决定了芸芸众生之中,英雄与豪杰最后总是少数。

欧阳注定了他将成为与众不同的成功者。但欧阳新的一次人生拼搏,几乎葬送了他全部的希望与努力。十年“下海”历练后,欧阳时常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极深:“如果在转业前我知道创造财富竟然会有那么难、要吃那么多苦,我肯定会继续留在部队吃稳稳当当的饭……但人生没有后悔药。既然选择了我就走下去,走下去后我才发现每个人的潜能其实是无限的,问题的关键是你是否具备了真正想破釜沉舟、不胜不休的决心与勇气。”

1994年8月18日,这是欧阳辞去部队营职干部、脱下戎装、告别军营的日子。很巧,“8?18”,生意人喜欢选择这样的吉利日子,但欧阳在这一天却格外忧伤。部队在转业之前一般会安排半年时间给转业干部找工作,虽然有足够的时间,到了最后欧阳还是选择了转业和不要组织安排工作的“绝路”。然而尽管如此,当部队首长真的前来宣布命令他离开部队时,他仍然从感情上难以接受……在军营的最后一天,他依然冒着烈日炎炎,到训练场上为部队官兵做队列、拳术示范,汗水湿透了军装。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啊?”周新义教导员见后,关心地问欧阳。

“我要一直呆到零时才离开部队,陪陪你们,把军旅生涯的最后一天呆完吧……”欧阳话未说完,竟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眼泪。

离开了部队。

离开了战友。

离开了第二故乡。

欧阳感到自己好像没有了组织、没有了靠山,孤独地在茫茫大海上漂泊。回到家后,他仔细想,现在离开了部队,不要工作就什么都不是了,甚至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在深圳,人家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着也是有辆车,也有几万、几十万存款吧!可他什么都没有,除了几套军装,和只有刚刚拿到的6500元转业费。经后住房怎么办?部队可以让你赖几个月,但不可能让你赖一辈子,部队家属房只有这么多,先提起来的干部又从哪里来住房呢?

这时,欧阳的心开始发慌了,虽然妻子张青玲已经随军,户口也迁到了深圳,从服务员干到了副经理,可单位效益不好,工资太低。他们平时也没什么积蓄,现在有了一个女儿,平时两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月光”。即使偶尔有一点节余,也都给了远在湖北老家的父母和穷得叮当响的亲戚们,而且这些穷窟窿是永远填不满的。 。 想看书来

第八章 第一个下海的军官(3)

其实,离开部队前,欧阳有过深思熟虑:如果自己在部队继续干下去,即便干到将军级军官,可能还只是解决温饱。他一家三口人还好说,家里年迈有病的父母要管,瞎子姐一家四口要管,还有哥哥姐姐几大家子也要管。欧阳的大哥发发一家都患有肺结核病,嫂子去世了,留下三个孩子。他们大多养活不了自己,都需要他的帮助。

在家人、亲戚们眼里,他是吃皇粮的军官,又在深圳,有花不完的钱,所以,家里有什么事都来找欧阳。哪一家有点事,他就得掏腰包,这其实也没说的,他在姐妹兄弟几个中最好嘛,他不掏谁掏?再说了,人总得讲点孝心和良心,更何况他们都是与他有血缘的亲骨肉,想想小时候一家人流浪算命、讨饭挨饿的日子,毕竟现在的日子要好多了,能帮一把、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