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矗�疵�爻寤魉客��幢焕盏么�还��础�

折腾了一番,三只刺猬只剩下半条命了。伏安心满意足地把网收起,神定气闲地走了。

且说龙初夏于小四小五一同下靖州,当然,同行的还有火魔大人。

本想着一路游山玩水的,但是性子急躁的火魔一个劲地催促上路,这里说不好看,那里说不漂亮。龙初夏当然知道火魔的心思,靖州最出名的是什么?自然是闻名天下的紫苏鸭。说起紫苏鸭,需得说一说这个做法。把炒香的花生米剁碎,然后和着紫苏一同塞进鸭子的肚子里,下油锅煎,直到鸭子的表皮都变成金黄色,再放水慢火煮,这样,花生的香味和紫苏的香味便全部浸入到鸭子里,那个香真是隔壁县都能闻到啊。

火魔最爱吃,比起龙初夏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一路上的小食都不感兴趣,如今只一心想去靖州,故一路上总是催促。

龙初夏也抵受不住他每日的魔音穿耳,只得加快脚程往靖州赶去。

离京第四日,到达靖州。

靖州除了紫苏鸭出名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很出名。便是道泉馆。一听名字,便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道观,但不是,这道泉馆是一座善堂,里面设有免费医疗,有孤儿院,老人院和残疾院。道泉馆的创立人是道泉居士,他曾经是一位出家人,后来见世情艰苦,便又重新入世,做起绸缎庄的生意,赚了一笔银子后开设道泉馆。道泉馆的开支很大,基本依靠善人们的捐助。道泉居士过世之后,道泉馆的馆主是诸葛滕飞。自从道泉馆落在他手上,便不再依靠人们的捐助,因为他是出名的神医,许多富人为求他看病,双手奉上大把的银子,许多武林人士受伤中毒,为求活命,什么珍宝都愿意奉上。所以,说道泉馆如今自力更生甚至有盈利,是绝对可信的。

道泉馆坐落靖州城西面,背山靠水,前面是一条不繁华的大街,街道倒是很大,可是由于城区的搬迁,这里居住的基本是穷苦人家,有钱人都搬到新城区去住了。

龙初夏来到道泉馆前,微微有些错愕,一直以为道泉馆是一个道观,古色古香,装修雅致,却没想到竟是这么庞大的一排宅子。土黄色的外墙,黑色的瓦顶,红得有些发白的木门,一排对开去。

一个正门的中央随意用牌匾写着“道泉馆”三个字,牌匾有些发霉,可见没有人打理。门前倒是挺干净的,在这秋凉的季节,并没有看到太多的落叶堆积,应当是有人定时定侯前来清扫。

小四笑嘻嘻地走上前去:“主人,我来敲门!”

小五却调皮地上前拉着铜环,轻轻地敲击着木门,“有人么?”(亲爱的们,九月手机的读者投PK票累积超过两百,送一个月的VIP)

~

第八十三章 诸葛滕飞的来头

龙初夏摇摇头,上前轻轻一推,门却开了。原来门是虚掩着的,门缝间塞了一条毛巾,让门不至于轻易被风吹开。原来这道泉馆并不设门卫,更没有人看守,贫苦病人都能自出自入。

踏进道泉馆,小四回身把门继续虚掩着。走过一条青石板路,便可见一个明亮硕大的内堂,两旁摆放着许多长凳,长凳上坐着许多百姓,看他们面色苍白,应该都是来求医的。

内堂中央是一个药房,药柜前有几名身穿淡绿色衣衫的药师在按单子抓药。

而在内堂东侧,有一张诊桌,一名身穿灰白色粗布衣裳的男子正低着头写方子,他面前坐着一位摔伤腿的汉子,他裤管挽起,可见伤口很深,几可见骨。

写好方子,便有一名青年领着这位病人走近帘子后面,估计是消毒伤口。

小四问龙初夏:“主人,他会不会就是咱们要找的人?”

那看诊的男子抬起头,棱角分明的脸上一双明亮而柔和的眸子,鼻子高而耸,嘴唇有些薄,正对一位新的患者问诊。是个美男子,年纪却也已经有三十多岁,脸上的线条虽然清晰,但是看上去却十分柔和,俗话说,相由心生,龙初夏猜测他应该是个有性格的人,但是经历磨圆了他的性情,如今,他已经沉淀到了另一个境界。

小四上前问道:“请问,阁下是诸葛大夫吗?”

男子微微抬头,伸手指指长凳的方向,“看诊要轮候!”

小四恭谨地道:“大夫,我们是专程来找您的!”

诸葛滕飞依旧用同一口吻道:“专程也得等,这里每一个人都是专程来找我的!”

龙初夏上前拉了拉小四,“走,轮候去!”小四不甘心地还想说什么,小五一把拉住他,“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