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其他人被胡不归那一拍吓得心都跳快了几分,等脑海中过了一遍姜元羲和胡不归的话,邵兕虎第一个出声,“甚好,我手下人太少了。”

这是邵兕虎坐在这里这么久了第一次出声,先前不管是说要去抢劫渔阳粮仓还是说捕获鱼干之事,他都一声不吭,好像个雕像一样,要不是眼神一直放在姜元羲身上,还以为他睁着眼睡着了呢。

不过当听明白邵兕虎的意思,郑浩良挑了挑眉,这是嫌弃自己手底下只有三十几个人,所以想要增添人手了?

没错,邵兕虎知道五娘想要渔阳的粮仓,只恨不得双手将粮仓奉上,偏他手底下只有三十六个人,纵是陆明这些人一年来多有长进,也做不到一打十五,他正在为着自己没能劫了粮仓给五娘懊悔呢,听到要引入百姓,顿时就发觉有一个方法能让他增添人手招募乡勇。

那些背井离乡的百姓们,若是加入他手下,能天天吃饱肚子不说,肉还躺开了吃呢?

嗯,他带着陆明他们捕获了许多鱼干呢,等会就问问五娘,能不能把他那份留给他,让他好有底气以利相诱。

姜元羲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人!

整个丹阳县的青壮年太少了,才不过是两三千数,远远不够她需要的数量,若是没有这场天灾,她想要组建自己的子弟兵困难着,不过现在机会来了,姜元羲自然不会错过,先把人引入丹阳县,之后的事多的是法子达成她的目标。

胡不归搓着手,开始认认真真的与姜元羲商讨着引入收留百姓的计划,他也同邵兕虎一个想法,想要从这里头挑选出人手组建他的骑兵营,至于说用姜郑部曲做他骑兵营的事,他想都未想过,他怎么可能要一群别人家的部曲做他自己的兵?

曲成文和冯浦泽也加入了进来,这两人同样也有着相同的打算,再加上一个掌握各地情报的姜伯庸,接下来屋子里就只听到胡曲冯、姜元羲、姜伯庸、邵兕虎六个人的说话声了。

引入百姓之后要怎么安置,要如何吸引那些青壮年参军等等,这些事足足讨论了个把时辰,等讨论完了,胡曲冯和邵兕虎脚步匆匆离去,都是去操练部曲和陆明他们,就为了接下来的第一场硬仗呢。

粮食和百姓,他们都要!

第320章 若有来世

此时的都城,罕见的带上一种茫然之感。

姜太傅乞骸骨了!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朝臣们没想到一直都极力支撑北梁朝堂的姜太傅会离去。

是对圣上失望了吗?

当这个念头浮现,许多朝臣都默言不语,其实就是他们又何尝没有心寒?

任是他们如何祈求,圣上依旧一意孤行,本就天灾,百姓们能不能靠着存粮熬过这一年还难说,圣上不肯开仓赈灾就罢了,却还要征收赋税。

然而还没等朝臣们从姜太傅乞骸骨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又见郑大将军第二个乞骸骨,紧跟着第三个是崔大司空,竟也跟着乞骸骨了。

若是以往见着九卿留下了这么多的空位,多的是人欢喜,但如今他们只觉得茫然惊惶。

陈雄本就看姜太傅厌恶至极,见他自己乞骸骨,大笔一挥就应了,郑大将军更是巴不得他赶紧走,这人是军功太甚,又不能无故杀有功之臣,不然陈雄一准就把他杀了,至于说崔大司空,反正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也一并应了。

陈雄准奏的第二天,姜松也跟着请辞官职,说要侍奉老父亲,把老父亲奉养到庄子里修养身体了,过了几天,郑家、崔家也到了庄子里。

姜太傅见着两个老亲家,问道:“你们既然能来,就是都收拾妥当了?”

见两人颔首,姜太傅又道:“那过个几天我们就出发吧,不能再留在都城了。”

崔老太爷没有异议,倒是问了一句,“大郎他们安排好了吗?”

问的是姜太傅的长孙,姜元羲的嫡亲大哥姜伯旭,姜伯旭的妻子是崔老太爷的长孙女,两人可谓是门当户对。

“放心,阿松已经派人去接大郎一家了。”

就是二郎也派人去接了,都是他嫡亲孙子,当然不能让他们陷入危险中。

事情议定,又各自离去,都有一大家子,要远去千里之外的丹阳县,有很多事要处置。

此时的皇宫里,陈雄又习惯性的将姜太傅等人破口大骂,骂了一顿自己厌恶的人,心情顿时舒爽了很多。

按理说,长期服食罂粟的人会身形瘦削,胃口不佳,整个人都会变得颓废不堪,但谁让那些药丸里头加上了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