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部分 (第2/4页)

将来会如何,就好像当初接掌羽林左卫时一般,哪里会想到之后能发生那许多事情?

所以,不管这武学将来如何,现在要干的就只一件事,将武学架子搭起来,nong个红红火火,到时再瞧形势罢了。

良久,南十八终于中气十足的笑了起来,“此乃国家养士之举,是天大的好事,若得成就,青史留名也是可期,我等当助大帅成就这番伟业,若犹疑两端,岂不为后人所笑?”

陈常寿摇头苦笑着接道:“为人幕者,多怕东翁妄行之举,无可预料存亡祸福,惜身入幕多时,闲时颇多,但总有心惊rou跳之感,概因大人总出惊人之举,多数皆让惜身无所适从,不知前后,如此下去,惜身体弱,不知还能ting得几时啊……”

玩笑众人皆笑,李博文趁机鼓起毒舌,“青史留名之机缘,竟然还酸酸溜溜,一如腐儒,不如回河中老家,与家中河东狮柴米油盐去吧。”

陈常寿满脸通红,其他几个都是呵呵直笑,都知道这位xiǎo丈夫,有惧内之癖,这话直刺要害,亏得李博文“声名远播”,不然两人非得翻脸不可。

到是孙文通呲牙咧嘴的感慨了一句,“若真能如圣贤之道般推行天下,大秦兵锋哪里还有人能当得?将来再逢luàn世,又得有多少同窗好友刀剑相向……”

这话到是说的众人一愣,刚刚振奋起来的jing神又弱了下去……

赵石也是暗暗点头,这孙文通果然不一般,竟能想到这般远,清朝末年,割据各处的军阀可不就多出于各种学堂,而后黄埔军校,又出了一大批鼎鼎大名的将军,最终两党之争打的尸山血海,而两党之战,那时到不如说是那群黄埔军校出身的将军们之间的争锋,若武学真能顺利的推行下来,到了烽烟四起的时候,可不就是那般景象吗?

不过现在说不着那个,他心里只是微微松了一口气,不想几个读书人竟然对此议没多少抵触,还蛮有兴致的样子,多少让他有些诧异……

bk

第八卷 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二十八章 人来

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二十八章人来

月票再来几张?不用多,反正也进不去一百,保住别出一百五十就行了,谢谢啊……

得南十八等人相助,进度可就不是他一个人琢磨能比的了的了,一个多月,各种章程就陆续nong了出来,有人掌笔,洋洋洒洒数万字,用xiǎo楷录下,看得赵石眼晕。

一人计短,加上这么几位帮忙,可以说,成败利钝,几个人只要略一商议,寥寥数语之间,便能清楚其中利害,其聪明才智,人情世故,实非赵石所能及的。

不过赵石最大的长处却是这几个人想也想象不到的,虽还没到每出一言,就让人震惊莫名,冥思苦想的地步,但一些框架陆续的拿出来,还是让他们心中惊异,每每皆要揣摩上些时候,才能说出其中关节来的。

赵石到是省心了下来,只需提出自己的见解,无非都是照猫画虎,将后世的许多规章制度搬出来,让几个人来查缺补漏,但互为短长之下,效果着实是不错。

直到半个多月之后,条理慢慢清晰起来,赵石那些凌luàn的念头都被整理的有条不紊,再加几个人你一言无语的补充,一个在赵石眼中,适合于这个时代,又比较先进的建学路子终于呈现了出来。

参与的几个人都有些欣慰,也觉得益良多,都觉这里的一些条陈拿出来,未必不能适用于科考学政上面,尤其是其中的几条,更是让他们觉着可以普及天下,乃是大大的善政。

比如有这么一条,武学生员“结业”,也就是出师之前,皆要入各处军旅“实习”半载,之后据其官长所述,给予评核,算作之后任职的凭证。

只这一条,就可以省却许多识人善用等许多麻烦,若才干不足,也好事先做出评判,不但维护了武学的名声,也可让武学所出生员得些历练,不至于初到军中,便手足无措,没有头绪。

推而广之,若那些科考的举子们也能如此,便不至于出现那种只会做得一手锦绣文章,实务之上却一窍不通的草包出来。

而条陈之中,将武学科目细化成各种名目的方式也让几个人眼前大亮,试想,科考虽也分mén别类,各有所重,但举子们却多是孔孟mén徒,孔孟之学,当官,做人,包罗万象,自然是一篇大文章。

但举子们学是学了,也各有偏重,有的长于诗词,有的做的一手好文章,有的jing于算学,有的则在刑律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