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 (第2/4页)

说错。尽管知道你们都身居高位;并不一定会真的发生什么危险。但是这颗心却怎么也放不下。**自抗战军兴以来,阵亡了多少将军,恐怕要细数一阵才能数的清楚。”

“在战场上真的有前方后方之分吗?我看不见得。重庆算是后方了吧,就在去年还挨了不少的炸弹。这还是在大后方,你们在前线的形势恐怕只比这里危险。”

“民国二十九年阵亡的荩忱上将军。今年河南会战阵亡的其相上将军,不都是集团军总司令吗?在知道其相上将军阵亡的消息之后,父亲几夜没有合眼。集团军司令阵亡,可见当时战局已经恶化到什么地步了?怎么能让父母不担心?”

“小弟,无论是集团军总司令还是普通一兵,都是父母的儿子,都是我们的亲人。无论你走到那里,我们都在牵挂你。老五埋怨你,在你看来,可能是有些委屈。你回来开会,总是来去匆匆没有时间。”

“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每次回来开会,不是专机就是乘车,你自己仅仅吉普车就有三辆。衡阳、常德离重庆都不算是远,路况也可以,每次你回来开会,带弟妹和孩子回来就这么难吗?”

“咱们哥几个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我和你五哥的孩子一生下来,基本上都被父母给接回来,亲手带大的。就连二哥那么固执的人,孩子不也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吗。”

“父亲曾经和我说过,咱们兄弟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是感情却一直很好,让他很欣慰。他将所有的孙辈都接到身边,一是人老了,图一个热闹。二也是让咱们的下一代能延续咱们的感情。”

“你的孩子从生下来,你就反对父亲和大娘接到身边来,行,老人支持了你这个想法。毕竟你有两个弟妹,眼前还有岳父母帮着照应,照顾起来也方便一些。但是你总应该领回来让父母常见见吧。那毕竟是他们的孙子,孙女。尤其你的孩子与我们人的孩子年龄相差比较大。”

“咱们哥几个,除了你那个没有正调的,整天吵吵不要孩子,远在美国,家人管不到的七哥之外,其他孩子最小的,你五哥家老三明年也该上初中了。最大的大哥家的小洁,现在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

“你也别怪你五哥说你,你这件事情做的的确不对,很容易给人一种与家疏远的感觉。哪怕你一年领弟妹孩子回来看老人一次也行。你自己说,自从孩子出生之后,你抱回来几次。哪怕有一次,你五哥也不会这么生气。”

“之前行,你照顾两个弟妹要复学,孩子又小,离不开母亲。但是你现在那,这几年你带回来一次吗。就是我这个当伯伯的想要看看自己的侄子都要跑一趟常德才行。”

“你呀,要体谅老人的心。你是全家,咱们这一辈中最小的孩子。除了你七哥只比你大三岁之外,就是你六哥也要比你大上近十岁。可能咱们之间因为年龄差距,交流的少了一些。但是毕竟我们是亲兄弟。”

“你五哥也是有些生你的气,你呀。我因为生意,整天在外边跑,可你五哥就在重庆,你回来这么多次,你们两个见过几回面?就是大哥也很少能见到你的面。你都快成大禹了,过家门而不入。”

“大哥,你也别帮着他了,这个小子是该有人教训,教训他了。知道的是他军务繁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现在成了抗战名将,看不起咱们这些兄弟了。”刘家辉的三哥指着刘家辉,对着刘家鹏也颇为有些生气的道。

听到三哥也这么说,刘家辉挠头道:‘三哥、五哥我真的没有这个意思。我。“刘家辉本来就不是能言善辩之人,听到自己的三哥这么说,不仅有些急了。

看着刘家辉急着解释,刘家辉的三哥笑摆摆手道:“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们这些兄长不能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就开批判会吧。”说到这里转过头对刘家辉的五哥道:”老五,这里可不是你们立法院开会。小弟也知道错了”

“对了,小弟,我在昆明与二哥闲谈的时候,听二哥说;当初在缅甸会战的时候,他们西南联大有不少学生都跑到要求缅甸参战;还磨他给写了推荐信。又让你给押回来了?”说到这里转过头来对刘家辉道。

刘家辉点头道:“是;我亲自下的命令。其中有几个人拿着二哥写给我的亲笔信;我没有同意他们参战;把他们强行送了回去。这一点我可能伤到二哥了。但是三哥你知道;中国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拿枪的人。我们不能一直就这么打下去;还要建设。”

“这些学生是这个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希望,他们的用武之地不在战场;我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