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部分 (第2/4页)

忠之臣漳州节度使徐猛擒杀,迅速的掌握了漳州和燕州两地,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权力。然而还没等他们屁股坐稳,早已受命在燕州边境集结军队的白义以两州内乱无人主事为由。杀入燕州。另一方面黄烈也将早已调集好的军队,迅速地攻入益州,在短短的时间内,攻克了与汴京雍关相对的小雍城,彻底的断掉了汴京跟外界的一切联系,令大秦汴京成了一座孤城。而天江之上,甘池的水师已经封锁了琼州段的水路,两条巨型龙蜥则在天江中下游的水底来回游走,不准江面上出现任何船只。

在燕州虽然北燕王亲自率军抵抗白义的万骑军,然而白义却丝毫不跟北燕王做正面对决。利用自己对燕州地形的了解,四处侵扰一些小城池。一点点地消耗掉御天公主辛苦建立起来的军力。这一种近乎无赖地打法,使得北燕王空有满腔战意。却丝毫没有地方施展出来,只能追着白义屁股后面收拾残局,令他不时的破口大骂白义地龙镶中郎将名不副实。

白义也不管北燕王如何漫骂,更加不顾及自己名声,依旧我行我素的游斗着,一点点的挑起北燕王的火气,并且也将坐镇漳州的南燕王引到了燕州境内。当南北燕王全都率军围剿白义之时,白义故意做出败退的样子。将南北燕王引到了燕州最大的河流剑河附近的小平原上,然后做出与之决战地假象。在当天晚上。他便命人掘开剑河河堤,将剑河之水全部放出,瞬间淹没了地势较低的燕王驻地,四十万南北燕王大军毫无抵抗地被冰冷的河水淹没,附近七个村庄全都浸泡在河水之中。一个时辰之后,白义不费吹灰之力,将南北燕王的势力全部冻死在河水之中,其中还包括数万留守村庄的平民百姓,至此之后,白义毒将之名不禁而走,人人为之惊惧。

相对于白义轻松拿下燕州和漳州两地,位于南边的黄烈就打得非常辛苦了,驻守益州和琼州的人马全部都是追随陈俊多年的老兵老将。陈俊这次虽然出兵南齐,但是却有感不安,所以没有将自己真正的精锐带走,让其留守两地。对于这些坚守死战的军队,用任何计策都是徒劳无用的,黄烈只能凭借自己军器、战力以及兵力的优势,用强攻方式,一城一地的将其拿下。

所幸黄烈麾下李昊、文霖、曾辉及高巍等将领无一不是当世良将,所率军队也是段虎麾下仅次于兽骑兵和扞死诸部的强兵,加上在他手中握有工部最新制造的攻城器械,益州和琼州两地的城池丝毫无法给他带来任何阻碍。反而是攻陷城墙之后,清剿城内残军给黄烈带来的颇大的伤亡,高巍、曾辉都在清剿残军之时,被人偷袭受伤,攻克城池的时间也被拖得很长。最终黄烈采纳了李信的建议,任何做城池攻克以后,如果残军依旧躲在民宅中顽抗的话,便放火焚城。黄烈这种不惜背上骂名也要尽快结束战斗的方法,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焚烧了三座城池之后,其他城池在攻破之后,即便残军不愿意投降,也会被他们认为要誓死保护的城中百姓揪出来,献给黄烈大军,以换取活命的机会。

在黄烈的一系列强攻之下,益州、琼州各地溃不成军,陈俊留守在两州的军队最终退守到了琼州东南角、天江出海口的龙口城。对于这最后的残军,黄烈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只围不打,日夜命人劝降。然而三万六千多名陈俊残军断水断粮的困在龙口城三天后,全部自尽,无一人投降黄烈,史称这三万六千多人为龙口忠烈士,后人也在此建庙立祠,纪念这三万六千多名忠烈之士。

第543章

南北燕王突然发难到燕、漳、益、琼四州被攻破,相常之短,不到十天的时间,加上甘池的水师在天江上刻意阻挠和早已收到消息的杨继业有心压后,到陈俊和御天公主二人收到消息时,已经为时已晚。虽然陈俊曾经试图强行渡江,但是在受到甘池水军和巨型龙蜥围攻之后,丢下了数百具尸体,退回到了岸上,只能望江心叹。

陈俊是真正的心系秦国,他深知自己掌握的两州之地,是汴京遇袭后唯一一条逃离的通道,眼下汴京已经完全被段虎的地盘包围,可以说是成了孤岛死地,只能任由段虎如何蹂躏。比起陈俊心急如焚,身为大秦龙脉血裔的御天公主反而没有那么着急,在知道南北燕王叛变以及白义水淹大军之后,她便知道了自己在北方的基业已经完了,心中也就断绝了回到北方的念头。

在陈俊想方设法的试图突破甘池对天江的封锁,回到江北之时,御天公主却忙着结交南齐权贵,让自己可以继续在南齐享受龙子龙孙的权力。御天公主虽然失势,根基地盘也被他人夺去,但是她手中毕竟握着将三十几万精兵,对南齐来说这是一个足以撼动其根本的力量,任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