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页)

霍老太君明白官陶阳的担心,于是便应下了。

宋凤兰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这是在防她了。

回到听雨轩,宋凤兰是生生吐了一口血,她的丫头广袖要去请太医,宋凤兰却是不准。

宋凤兰唯恐自己真是得了急症,让人早早筹备扶正那位去了,那时更是添堵了。

广袖急乱之下,只得打发人去请宋婆子来。

宋婆子得信儿赶紧,见宋凤兰手绢上果然是一口血污,她是知道那句老话的,“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一时也慌了心神,“大奶奶,你这是怎么了?”

宋凤兰歪在炕上,凄然道:“爹爹去了,从今往后我是无依无靠了。”说着泪水一时就止不住了。

广袖是跟着宋凤兰去晨省的,自然知道头尾,和宋婆子一说,宋婆子大吼一声,“欺人太甚了。”

这时,外头的管事急急进来禀告说是有皇后娘娘口谕。

从霍老太君起,都觉着意外的,唯有袁瑶笑道:“算着日子,也该来了。”

现在府里的男主子都上衙门去了,只余一干女眷。

女眷们在霍老太君的带领下,到仪门外跪接口谕。

只见一位身穿品级不低内官服的内监,手捧玉戒尺,面南而立,扬声宣道:“霍门宋氏管束无方,令妾室官氏无德无行,不堪为表,赐玉尺一柄,以正歪风。”

霍老太君顿时觉着前途无望了。

因皇后这口谕,明着训斥的是宋凤兰,实则是在说官陶阳,特别是那句“不堪为表”,无形之中就将官陶阳打入了永不可成外命妇之列。

一个被皇后定性为不可成表率的人,又如何能得诰封。

而宋凤兰,虽被训诫了,可官陶阳这辈子都不能翻身了,被训她也心甘情愿的。

这一番的峰回路转,急转直下,让宋凤兰觉着,这是元国公在天有灵,保佑她了。

袁瑶回濉溪院后,对着窗外道:“这只是个开始。”

正文 13212日的更新在这里

官陶阳是妾自然没资格听口谕;只等霍老太君回来才迎了出去,有心想问皇后到底颁了什么旨意;但见霍老太君面色不佳愁眉苦脸的,官陶阳最后也就没问出口来,只得扶了霍老太君到炕上歪着去了。

也躺了好些时候,霍老太君才缓过神来;只精神还是不济,可看官陶阳的眼神莫名的越发可怜了起来,口中欲言又止的;只余下叹息不止。

官陶阳正奇怪之时,外头丫头报了;“杙大奶奶和众位姨娘过来了。”

怎么又过来了?官陶阳警惕得很;立时转身让奶娘将俍哥儿带进里屋躲一躲。

霍老太君如惊弓之鸟般道:“这早晚她来做什么?”才罢,就见宋凤兰捧着一柄玉戒尺进来了。

那玉尺自然是方才皇后所赐的那柄了,宋凤兰有皇后所赐之物在手,就是霍老太君不想见也拦不得了。

霍老太君不但拦不得,还得下来接。

宋凤兰领着霍杙一干侍妾过来蹲身一福,“老太太安。”

霍老太君也让她们起身后道:“皇后训示的,知道你是委屈的,一大家子老小都要你照看的,身上事儿多,难免就有照顾不上了的,这些家里头没有不知道的,你不用来告罪,也不要太多顾虑,好好打理好府里上下便是了。”

宋凤兰一派恭敬的感恩,道:“老太太爱惜体恤,孙媳妇是没有不感激的。只是皇后娘娘训诫,孙媳妇诚惶诚恐才不负皇后娘娘的教导。再说孙媳妇虽主持中馈,对姨娘们的管束的确也是有些宽松了,以至于传入皇后娘娘凤耳,误了官姨娘的前程,实在有过。”

官陶阳从宋凤兰进来到如今,就听明白了皇后娘娘这回来传口谕是训斥宋凤兰的,可最后怎么又和自己前程扯上关系了?

看官陶阳茫然不解,霍老太君赶紧道:“好了,这些我都知道了,你去就是了,让我自在一会子。”

要是往日,宋凤兰就走了,今日她也不敢忤逆,可她有依仗了就能有恃无恐的提官陶阳就走。

于是宋凤兰向霍老太君福身,“那孙媳妇就不扰老太太歇息了。”起身后又道:“只是皇后娘娘赐我玉尺,令我以正风气,孙媳妇自然是不敢轻慢的,所以官姨娘,你随我出来恭听皇后娘娘训示。”

霍老太君不悦,知道宋凤兰这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了,可到底也无法子,只能道:“我如今少不得她服侍的,你快些。”

“是。”宋凤兰罢了,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