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2/4页)

蒂奇和杜尔姆;后腰凯尔和京多安;三个前卫沈鹏,姆希塔良和奥巴梅扬;前锋姆巴佩。

等到所有前戏都结束了之后,球员们终于来到了球员通道,准备入场了。

沈鹏此时牵着一个小球童,是个**头小女孩,看上去跟洋娃娃一样可爱,她正睁着大眼睛仔细打量着沈鹏。

其实不仅是她,就连周围其他人牵的球童,都或多或少有些好奇地看着沈鹏,毕竟沈鹏的表现,导致他现在的名气已经直追c罗梅西了。

而沈鹏此时若有所感地扭过头,发现巴塞罗那队伍中的梅西正看着他。

梅西发现沈鹏看过来后,冲沈鹏笑了笑,然后就转过身去,跟队友聊着什么去了。

沈鹏也笑了笑,回过头,静静等着比赛开始。

这一幕也被一直注意着两人的摄像机拍摄到了,此刻关注这场比赛的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他们两个刚才的动作。

德国当地时间晚七点四十五,欧冠决赛正式开始了。

巴塞罗那率先发球,他们一上来,就开始互相短传渗透。

沈鹏之前在德国的时候,也见识过拜仁慕尼黑的传控,不过拜仁慕尼黑的传控是瓜迪奥拉根据球队特点重新打造的,跟眼前这只巴塞罗那不一样,这才是最正宗的“tiki…taka”。

对于如何应付巴塞罗那这种踢法,已经有许多人研究过了。

2009年欧冠半决赛,希丁克执教的切尔西用坚硬的,紧密的防守来对付巴萨,迫使巴萨在禁区外射门,并用博辛瓦、特里、埃辛轮流盯防梅西,切尔西成为那个赛季第一支在巴萨的主场不丢球的球队,比分是零比零,次回合切尔西一比零领先后最终被伊涅斯塔的远射击败。

2010年欧冠半决赛上,穆里尼奥执教的国际米兰通过夹击梅西,切断哈维传球节奏的方法,在首回合三比一击败巴萨,并在次回合回收死守换来零比一从而晋级。

2012年欧冠半决赛上迪马特奥执教的切尔西再次使用类似的战术来应对巴萨,最终他们的反击战胜了巴萨,迪马特奥的战术是使用四名后卫和三名中场来囤积在中路要塞,然后在边路展开战斗,如拉米雷斯对阿尔维斯。

在2013年欧冠半决赛上,拜仁慕尼黑更是给了巴萨沉重的一击。拜仁之前的主教练是范加尔,而他的继任者海因克斯将他打造的进攻华丽、控球优越的拜仁变得更加实用,海因克斯注入了更强硬的防守。海因克斯执教的拜仁在主场四比零战胜巴萨,客场再三比零战胜巴萨。七比零的总比分让人们认识到实用主义的作用。

所以这场比赛克洛普也是早有应对,当然,他既然手里有沈鹏,姆巴佩跟奥巴梅扬三人,就不会像其他球队应付巴塞罗那那样死守,而是攻守结合,让沈鹏跟奥巴梅扬适当后撤,从之前的4…2…3…1变成了一个类似于4…4…1…1的阵型。

这样的话,沈鹏跟奥巴梅扬比起之前来说,更类似于中场球员了。他们可以在中场帮助球队形成局部人数优势从而达到对巴塞罗那的压制。而在进攻的时候,则能凭借他们两个的速度优势,在边路形成快速反击。

第三分钟,场上就掀起了一阵小**:巴塞罗那在中场找到机会,由伊涅斯塔送出一记精准的传球,找到了梅西,而梅西则是利用自己的脚下技术晃过了凯尔,作势射门,让胡梅尔斯来封堵他的射门路线,实则一脚传中,好在苏博蒂奇发挥出色,干扰了接应的苏亚雷斯,才让皮球从苏亚雷斯身前划过,最后被杜尔姆解围。

克洛普也惊起一身冷汗,他赛前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知道巴塞罗那的三叉戟难以防守,但是没想到这么难防守,己方所有队员明明都没出现什么疏漏,但是还是让对方找到了机会。

“都打起精神!”

战术和执行没有问题,克洛普只得这么喊道,让球员们发挥出色一点。

其实不用克洛普喊,多特蒙德的队员们都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只要赢下这场比赛,他们就能捧起大耳朵杯。

就像两年前面对当时强大无比的拜仁慕尼黑一样,他们在决赛上虽然输了,但只输了一分。而且过程中他们还是很有机会的,一度把一比一的比分保持到了八十九分钟直到拜仁慕尼黑在比赛快结束的时候罗本打进了一个致胜进球。

所以比赛中,精气神最重要,是一支队伍战胜强敌的唯一法宝。

随着多特蒙德的队员的全力拼抢,终于扼制住了巴塞罗那的进攻势头。

第七分钟,多特蒙德的队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