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2/4页)
喜欢看各种汽车杂志,最喜欢的是“汽车之友”,每每到月底,老公就会每天下班时到小区外的报刊亭问下月的杂志来了没有,如果老板说还没来,他就会显得很失望。
这个月,老公单位很忙,月底那段时间他老是加班或是值班,连他最喜欢的杂志也没买。昨天,他晚上又加班,我一个人回家,到小区外,看到那个报刊亭,突然想到,我可以帮他买啊,于是上前问老板“汽车之友”来了没有,老板从架子上拿了一本给我,我说:“给我拿本新的吧。”“最后一本,昨天刚来的,卖的很快。”我有点不大相信,又问:“真的没有啦?”“真的没了。”老板很肯定的说。看他认真的表情,我就相信了。回家的路上,我很是得意,心想先不告诉老公,等他晚上回来给他个惊喜。回家后公公婆婆都不在,我一个人做饭、吃饭、看电视、帮老公录中央五台的“赛车时代”。老公加班很晚,到晚上将近10点才回家,饭菜已经热了好几遍。吃完饭后,他就进了房间看录好的“赛车时代”,我问他,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吗?他笑笑从桌上拿来两本书,我一看是两本一模一样的“汽车之友”,“怎么会呢?你在哪买的?”“就是平时买书的报刊亭。”“老板跟我说是最后一本的。”本来我打算今天去把书退掉,还要教育一下那个不诚实的报刊亭老板,但是老公说,他很感动我为他买书,就把这本书留下做个纪念吧,“那也好,但是我还是要去找那个老板说清楚,让他不好意思。” 老公爱怜的捏了一下我的鼻子:“你呀,还这么调皮。”
至此,买书事件暂告一段落。以后,我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老公对汽车的热爱,和他一起做着汽车梦。
从造飞机的农民和造汽车的老总看缺乏激情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
搜集了几个农民造飞机的故事
一、四川绵阳老农曹正书20年造飞机,组装飞机的材料由废品站收购来的。他没有模仿的样本和图纸,按照鸽子的比例造出来的飞机让飞行教官测试后说“重心符合飞行原理。”(army。tom。)
二、山东滕州一个只上过5年小学做小生意的农民叫王金端,自己造飞机。为了买制造飞机用的零部件航材,王金端几乎把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和家人的帮助下,1996年10月,一架名为“鲁滕Ⅰ号”超轻型飞机在村外麦场上诞生。2002年7月,在“鲁滕Ⅰ号”基础上改进的“世纪ⅢC号”轻型飞机又组装完毕并能飞上天。 (滕州日报)
三、只读过3年小学的广州农民张斗三靠自学在自家天台成功造出飞机,成为战斗机中国国际航展史上第一位国内个人参展商,被喻为“造机狂人”。继自行研制的“斗强三号”飞机后,他又从老鹰那里得到灵感自行研制出长相怪异的飞行器“扑转翼飞机”,让专家觉得不可思议。
。。。。。。。。。。。。
记得前年的央视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曾经连续几期对一位农民(忘了名字了)造飞机试飞的过程写实报道,让我们有幸亲眼目睹了农民造飞机的酸甜苦辣。当这位农民的土飞机离开地皮的时候,我们的心也跟着雀跃起来。节目把这个画面定格,邀请了两位人士评说。一位好像是艺人,一位是飞机制造专家。艺人不置可否, 专家的意思说农民造飞机不可能,闲着没事干了,瞎折腾,不如在家好好的种地。
我对专家的话不以为然,甚至可以说有些反感:农民造飞机的确不可能成功(要成功的话还要你坐在这里!),但是我们丝毫没有任何理由去指责他们也拥有对生活的梦想。“他们带着许多的梦想投入生活,并且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分明已经体会到了付出和收获的快乐”。他们的行为正体现出一种我们久违了的高尚精神,一种身处劣势不服输的乐观主义精神,一种无畏艰难执著追求理想的探索精神。
这种精神表现为一种饱满的激情,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一种用实践尝试梦想的激情,一种勇于感知未知世界的激情,这种激情,并不因为理论和物质的匮乏而在农民心中缺乏和淡化(只不过是我们的有些人不屑于去感知罢了)。
思及我国民族汽车工业,这种精神和激情,正是现在我们造汽车的老总所缺乏的,确切地说是当今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所缺乏的。
这种激情,在60年代及以前的中国汽车工业有过。1953年,一汽破土动工前,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有什么?设计、技术、工艺?什么都没有!三年时间,从按图索骥到自行设计,从敲敲打打到并线生产,我们的汽车人愣是创造出从废墟中发展起了民族汽车工业。1956年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