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千方百计约回来的…含着泪也要打完 (第2/3页)

,这自然是为他们拿回封地的意思;谷、岷二王本就失了封地,自愿当殿请换封地,也没什么不妥的,有封地总比没有好,何况朝廷又没有削弱周、齐二藩。

而韩、沈、安、唐、郢、伊六王也没什么反对的,他们本就从来没有过封地,瞧朝廷现在这意思,只要同意去海外,说不定能马上得封,能有块封地,能有点兵马总比呆在京城整日无所事事的好。

朱柏见藩王们如此态度,随即微笑敲定:“既然两位皇弟愿意改换封地,有为大明镇守新得土地的好想法,咱自当同意。太祖皇帝栉风沐雨,驱逐元兵,咱们这些后辈子孙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啃老本,应该尽我们所能去开拓进取。希望两位皇弟,去往新藩之后,能为大明子民创造更多的容身之所,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条件。”

“臣弟定当谨遵皇上教训,时刻不忘朝廷,不忘百姓!”谷、岷二王施礼谢恩。

“两位皇弟免礼。”朱柏转头朝着韩、沈、安、唐、郢、伊六王的位置说道:“六位皇弟也已成年,按照祖训也到了就藩的年纪,这次正好可以跟随谷、岷两位皇弟一同前往海外就藩,如此也可以在路上互相有个照应。六位皇弟以为如何?”

“全凭陛下做主!”韩、沈、安、唐、郢、伊终于得到了封地,自然没有什么好挑挑拣拣的,全凭朱柏决定。

“那好,把堪舆图拿上来,六位皇弟可在宝岛与三山海岛上随意选择封地。”

“谢陛下!”

……

散朝后,朱柏下旨,将谷、岷、韩、沈、安、唐六王封分宝岛西、南、东不同的城市,郢、伊二王封在山南国;八位亲王与澎湖巡检司的徐增寿一同组建宝岛都司,共同组建前往宝岛都司的十八卫兵马。都督徐增寿任首任都司,同时令华夏海军派偏师运送自愿的青年官员前往宝岛,组建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等三司组建完成之后,便按照内陆三司分立的规矩来运行,藩王不得再插手三司的运转,各行其是。

圣旨一下,朝野震惊,不知宝岛与三山海岛在哪的官员连忙拿过海图,去看看这些地方在哪里,待明白后,大多倒吸一口凉气,不过也有少部分人,所有所思。

这道圣旨清楚明白地表达了朝廷开海的决心,藩王分封海岛,则等同开了海令,不会再回头……

跟随谷、岷、韩、沈、安、唐六王一齐前往海外的,还有齐泰、黄观二人以及他们的家眷,他们虽然仍旧反对建业新朝,但朱久炎不打算杀他们,让他们俩去海外教化一下地方也是不错的选择。

说实在的没有比齐泰与黄观更好的人选的,海外都是新纳之地,教化一方费时费力,而他们两个即便不奉新朝,但心中是有国家与民族的务实官员,若是遇到叛乱,依照这两人的性子必然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等他们感受到了海贸的好处,体会到了国家在新朝的治理下,越发强盛,还不出现归属感?

在江北整顿好兵马的梅殷接到朝廷的邸报,和一封宁国公主送回来的信,看完之后,梅殷将信件烧掉,不由地松了一口气。朱柏父子连齐泰与黄观都没杀,他对自己以后的安全,也就彻底放心了。

……

第二天一早朱允炆起床之后,怜星亲自为朱久炎穿衣。怜星给别人穿衣服并不熟练,让朱久炎多花了一些时间,不过他可是乐得其中。

自己的办法真不错,不仅顺利地解决了怜星的身份问题,还光明正大的借助登基大典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大婚礼,没有比这段时间更顺心的事了。

怜星好不容易把朱久炎的盔甲穿戴完毕后,看着一身戎装的朱久炎,认真地说道:“久炎,我会在东宫准备好你成功平叛归来的凯旋之酒,等着你平安回来!”

朱久炎笑着说道:“夫君哪次让你失望过?”

之后朱久炎又通过了一系列的流程,按照老朱在世时定下的规矩,朱久炎带着将领去奉天殿禀奏完朱柏之后,再去往奉先殿祭拜过宗庙,便正式誓师出发。

在朱久炎出发之前,虽然已经跟朱久炎告过别了,但是怜星还是带着刚入皇城的何秋娘母女登上了皇宫的塔楼之上,看着朱久炎出发的方向心中默默地说道:“夫君,可一定要平安的回来!”

“姐姐谢谢你。”何秋娘的身上满是风尘,很是疲惫,不过能够在最后关头赶到,抱着女儿目送朱久炎出征,还是让她感到很高兴。

“你是我选的,又喊我一声姐姐,自然要好好待你。”怜星望着消失在视野之内的大军彻底消失在视野之内后,才带着满脸感激的何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