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画舫再见蓝玉棠 (第2/5页)

帝师挥了挥手,有些落寞地走出金銮殿。

路逸轩看着帝师苍凉的身影,无奈一叹,帝师,这个国家无论是政策还是制度,都该改一改了,您太钻牛角尖了,先皇留下的政策或许适合她们,却不适合现在了。

若有所思的看着顾轻寒离去的方,欣慰一笑。希望流国能真正鼎立三国。

……

帝都南街,位于帝都最热闹的地带,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商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此时,顾轻寒与上次一样正坐在一家酒楼二楼的靠窗处。执着酒杯,浅酌慢饮,饶有意味的看着楼下商贩们的呼喝叫卖以及江边画舫美景。

嘴角勾起来一抹弧度,仰脖喝下手中的酒。

听着其她百姓在那里絮絮叨叨的唠磕。

“你们知道吗,陛下这次下了圣旨,科考一视同仁,只要顺利通过州府的乡试就可以进京参加科考了,啧啧啧,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为了推荐信去发愁了。”

“是啊,今年我一定要好好的考,以报陛下爱才之心,以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我要光耀门楣啊。”

“陛下这次做得实在是太漂亮了,你们不知道,现在整个流国都沸腾了,以前那些科考落地,或是没能拿到推荐信的考生夫子们,全部都拿起书,奋功用读,准备一展报负呢。”

“啊,那么多人考,我们考中的机率不是大大的减少了吗?”

“错了错了,现在离科考只有一个月,很多都还是来不及上京的,所以这次我们考中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下次科考可就难说了。可怜,我还弄到了一张推荐信,花了我几百两银子,心疼死我了,现在都成了一张废纸。”一个中年妇女拿起一张推荐信,无奈的苦笑。

“我也用全部身家买了一张,让她们给我退钱,都不肯,白白浪费我了那么多银两。”另一个人也拿起一张推荐信,懊恼的扔在一边,本来得了一张推荐信,乐得她都快要升天了,没想到竟然是个渣。

“千金散尽还复来嘛,钱财不过是小事,再赚就有了,我现在啊,特别崇拜咱们陛下,你们知道吧,陛下设了那个鸣冤台,好多有冤屈的人都去那里击鼓了,凡是去那里鸣冤的,案子都得到处理,不需要贿赂,不需要权势。那里一视同仁,真正为民做事啊。”

“更解气的是,凡是在公堂没有秉公处理的,到了鸣冤台,鸣冤台的人都会问责县令知府,现在啊,各地的知县全部都不敢徇私舞弊了,哈哈。”

“咱们陛下真的那么厉害吗?”旁边又有人一个人凑了过来。

“那是,这些还不是最伟大的,最伟大的是陛下减免税收,灾区的地方更是直接全免,天下所有百姓全部都跳起来了,个个夸陛下英明呢,我要是能考中,也要为陛下分忧解难,为百姓出一份力,当一个真正的清官廉官。”

旁边还在絮絮唠唠,顾轻寒嘴角扬起的弧度更大,看着底下热闹的叫卖声,心里多日来的阴影尽数散去。

抬头看着窗外的画舫,勾唇一笑。对着后面的林芳道,“去,租条船,我们上画舫去。”

“是,主子。”

林芳应声而去,不久后回来,对着顾轻寒恭敬道,“主子,这些画舫都是有主之物,并不租售,不过属下用重金从一位画舫主子手中租了一艘。”

顾轻寒点头应是,跟着林芳一前一后朝着江边画舫而去。

深秋的江边,虽然有秋风阵阵袭来,可在这白天,秋风吹来的,除了凉爽外,并没有感觉到寒意,相反秋风袭来,还会让人感觉到阵阵惬意。

这个玉湖风景秀丽,湖水清澈,位于帝都中心,不少王亲贵族,世家子弟,都有私人画舫停留在这里,以供她们游湖。亦有不少青楼头牌小馆游迹在这里,期待找个好买主,卖个好身价。

今日的太阳并不大,有些暖烘烘的感觉,不少世家子弟的画舫都在湖中心游荡着,丝竹之乐,隐隐透到江边,这些画舫,每一艘都极尽奢华高贵,随便一艘都足以平常百姓舒服的过上一辈子。

林芳引着她上了一艘画舫。

一进画舫,顾轻寒又是一惊,这艘画舫外表看起来与其它的画舫并没有过多的区别,不会奢华高调,亦不会过于简单朴素。

但是里面却布置却是出奇的雅致,随便一件普通的摆设品都是价值连城的。香炉里的香烟是近乎绝种的万年的黑檀木,墙上的挂画,皆是出自历代各个名家手笔,船上的石柱是珍贵的汉白玉石,就连地毯,都是用上好的锦缎铺就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