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经历昨日午时太子入城仪式彩排的“子婴遇刺事件”和昨夜的赵高余孽引发的一系列骚乱,在大半个月内,咸阳城第二次进入戒严状态。

在各交通要道,三五盔甲鲜明的禁军士兵面容冷峻。他们手持武器,严密盘查行人。

路上少得可怜的行人个个噤若寒蝉,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有显而易见的惊慌。

虽然官府张贴了安民告示,路上也加强了禁军巡查,但大道旁的商铺,茶楼,酒舍开张的仍是十中无一。

……

内史曹腾困坐在大堂上,看着统计上来的损失汇报,一脸的愁云惨淡:经过昨天的混乱,有无辜平民近200人伤亡,官军伤亡不下60人。有十余处官署被火焚毁,近50处商铺、当铺被游民趁乱劫掠,折损的财产难以统计。

坐在侧手的上卿、典客顿弱抿了一口茶。

他看了看座上急得抓耳挠腮的同僚,开口安慰道:“姚大人,勿需多虑。赵高搜刮的民脂民膏填补用==用该昨天的损失绝对不成问题。”

曹腾抬眼看了看顿弱,摇头苦笑了一番:“你是指传闻中的中书令府巨额金银?天晓得是不是赵浪为了保命而信口胡说的。”

顿弱暗暗一笑,道:“若说挖别人的老底,你姚大人还真得信我。公子已经启程去中书令府起获这批财物了。你就等着拿钱补窟窿吧。”

曹腾眼睛一亮,道:“顿大人开口说人底细,哪个敢不信?”

他顿了一顿,随即想到了什么。“但从这报上的损失来看,赵高余孽的实力不可小视。公子此去动赵高的资财,他们会不会有所动作?”

顿弱放下茶杯,点了点头,道:“姚大人的忧虑不无道理。但你可知赵高余孽其实人数不足四十?昨天出了这么大乱子,其实是他们挑唆一些咸阳城里生活无着的贫民干的。”

“哦?他们哪来这么大本钱,能驱动这么些人闹事?”曹腾有些不解。

“胡亥昏庸无能,赵高一手遮天,把这天下搅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贫民越变越多,而许多原本生活殷实的人家也在苛政之下重归贫困。一旦有人挑头,他们还不跳出来烧杀劫掠,出出心头因苛政而生出的恶气?”

曹腾皱了皱眉,说道:“但太子,也就是未来的皇上以仁德闻名。他们这么被人当刀使,不是无理取闹么!”

顿弱看着这位年轻自己十来岁,心中仍有一腔为国为民热血的同僚,轻轻摇了摇头:“一万个好名声不如实实在在为民做一件实事。太子是有好口碑,但并未惠及咸阳百姓。饱经困苦的民众图的是衣食无忧,手有余钱。咸阳的局面虽然重新被控制了起来,但收服人心的事还只算是刚刚起个头。”

听得顿弱如此的分析,曹腾很是赞服:“大人所言极是。我看子婴公子气度见识很是不凡,品行才能都是人中俊杰。相信若是他能早登大位,我大秦一定中兴在望。”

曹腾的眼中满是憧憬:在一个英明皇帝的领导下,革除弊政,荡平反叛,重整大秦……将来必然可以青史留名。

顿弱看了看这位白日生梦的同僚,轻咳一声,幽幽道:“姚大人,我们做臣子的,不可逾越!”

曹腾神色一紧,扫视了一眼空旷的内史府大堂,忙道:“顿大人指正的对,我失言了。”

顿弱点了点头,道:“无事。出得君口,入得君耳。天不知,地不知,无人知。”

曹腾尴尬地笑了笑,继续道:“公子此去起获赵高的财宝,会不会引起赵高余孽的注意,惹来凶险?”

顿弱笑了笑,道:“他这么大咧咧地出门做事,其实是专门引赵高余孽出手。”

“引蛇出洞!”

“洞外打蛇,总比伸手进洞被蛇咬的好!”顿弱点点头,捋着胡须应道。

二人心有灵犀地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堂外,蒙蒙的雾气依旧挥之不去。

※※本书****,支持好小说,支持原创铁血振秦!※※子婴端坐在马上,面色十分的苍白。

臂上隐隐作痛的箭伤,身体里郁积的毒素让他很是难受。

子婴看了看浓雾中,推着几十件大木箱,辘辘前行的禁军士兵们,心中一阵感慨:

遣散了被前任县令阎乐经营多年的都城守军一切按多人,,咸阳城里能被调动起来的兵力惟有这批被整肃过后的不足三千人的禁军。

这两千多人的禁军要守卫要害部门,要接管原都城守军所应负责的维持治安的任务,这两天又得多加一项——弹压不法游民闹事的职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