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白羽张口结舌,好半天才缓过劲来,他指着自己的鼻子道:“王妃,你说笑呢吧?这是让我带队去接流民?我……我……那儿可正在打仗呢!”

浮霜笑眯眯的冲着他道:“怕什么?你是商人,天朝的规矩,即便是几年前西蜀和江淮开战,都不会轻易冲商队动手。再说你是去接流民的,又不是上战场,避开战区也就是了。我之所以找你不找旁人,就是因为你的身份,商人行事比旁人都方便。”

“可……可我带着米粮啊,被人打劫怎么办?”白羽还是小心肝惴惴。

“我自会抽调人手给你押队的,而且顾寒之也去,保证你的性命安全。”浮霜丝毫不给他退却的机会,“事不宜迟,你明日就带队出发吧。”

第一百九十章 离心(三更)

镇州西南,卫东醇站在扩建中的留守府外,正在监察工程。

带着母亲来了镇州后,镇州总兵张士忠率先提出腾出总兵府,让润州来的老王妃、二少爷一行入住。可毛尚书却建议他们婉拒了张总兵,既然有意拉拢张总兵,总不能一来便鸠占鹊巢,人家表明上是殷切,若真搬进来住下,心底还不定多恨呢!

于是最终的结果便是他们盘下了镇州一富户的宅院,又买了周边几家院落,准备扩建。

母亲是个骄傲的人,她明确表示不愿意被人看作是从润州灰溜溜的被赶走的,而是自愿选择跟随更孝顺的二儿子过日子,所以这新的留守府即便一时赶不上润州定王府气势恢宏,起码也不能相差太多。

因此,在毛尚书忙于构筑新的二公子党,老王妃忙于结交张总兵夫人的时候,卫东醇剩下的能做的事,也只有监察留守府改建进度了。

他很清楚自己在母亲眼里的价值:必不可少,却又无足轻重。

“二公子,您看这堵院墙是推了的好?还是开个月洞门?”

“二公子,您瞧祠堂安排在西苑好,还是安排在东苑好?”

“二公子……”

卫东醇回过神来,认认真真的听取了每个管事的提议,并作出了决断。无论如何,他都是母亲的好儿子,他向来都是最孝顺的,他没有选择……

毛尚书贾太尉的计划,其实用不着他吧?真不明白,他们费尽心思,推举他出来对抗大哥又有什么意思?文韬武略,他哪项能比得上大哥呢?

而此时的毛尚书和贾太尉,其实并没有卫东醇想象的那么齐心协力,润州城太尉府里。两人对桌而坐,面对着一桌的酒菜,屋里鸦雀无声。

左右作陪的原参知政事于庆隆、礼部尚书王荣发等人都十分尴尬。

“贾太尉,你方才的意思是,你不打算去广陵,替我们游说卫齐瑞?”毛尚书啪的一声扣下筷子,冷声问道。

贾太尉起身,拎起酒壶,以主人的身份挨个给每个客人斟上了酒,行到毛尚书面前时。他才婉转的说道:“毛兄,你应该明白,不是小弟我不愿意去。而是我去不得。再说二老爷卫齐瑞有什么理由给我面子呢?他怕是连坐下来和我谈的机会都不会给的。他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没有反心就不错了,又怎么可能愿意匡助二少爷东醇?

“怎么不可能?”毛尚书一拍桌子,抬手推翻了他斟的酒,“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二老爷应该明白,无嫡无以为出,无孝无以为本!东醇少爷是嫡出,又是孝子,正是天命所归,未来江淮自立。还得选明君贤王为是,东醇少爷才是当仁不让的定王!”

“可二少爷没上过战场!他没带过兵!”贾太尉反驳道。

毛尚书一声冷笑:“你等武人就是见识短浅,没上过战场怎么了?没带过兵怎么了?文臣治国!武人乱世!就是因为各地藩王重武功而轻文治。方才有当前的兵伐祸乱!我们江淮的未来再不能任由这么乱下去了,得有个理通今古、雄才大略的文君来统帅才是!”

贾太尉闻言冷了一半的心,他左顾右盼,见旁边众人脸上虽挂着尴尬,却又有几分信服的模样。心中不禁如同死灰。

这便是毛尚书的真实意图吧?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什么二少爷东醇会是明君,二少爷东醇是天命所归。他实际上是在说他自己!天朝纷争已久,文臣一直被武将压制,各地战伐不断,科举都被废除多年,有兵权才是根本,所以这班文臣无法忍受位列其后的地位了,他们是想跳出来争权!

二少爷卫东醇也好,世子爷卫东洌б埠茫�涫邓蛋琢司褪俏墓傧胍�杓萦谖涔僦�希��遣辉冈俦槐�ㄑ怪疲�

他当初是猪油懵了心才上了这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