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一天又一天,随着人数的增多,部分难民除了领取车队分发的口粮之外,休整时也自己寻些野菜搭配着充饥,对此白羽从不表示反对,而顾寒之却会见机逮几条鱼,或者猎些野味,给难民中的老人和孩子。

那些啃着野菜就馒头,如同饿狼般直勾勾盯着老人孩子手中的肉食的成年人,也顶多是望梅止渴,他们压根不敢动手,因为他们很明白,眼前这位如谪仙般的公子,发起狠来那简直就是杀神!

谁也不会忘记,暴动那夜他斩下一溜排的脑袋,血染衣襟的模样。

在武力高压和少量食物的双重诱惑下,难民队伍终于没再出什么乱子,半饥半饱的赶了二十天的路,终于广陵在望了!

车队在城外便宣告了解散,白羽分发完剩余不多的粮食,越众道:“江淮地界已到,诸位各凭本事吃饭吧。我知道你们有些人是携带身家的,一路上哪怕饿的拔不动腿,都没人肯舍弃银子。现在到了广陵,这里的粮价并不高,就请各自谋生吧,我们仁至义尽了。当然,部分实在没有活路的可以留下来,我们商队会养活你们,但必须跟我们商队签订卖身契,后续事项一律不得自专。”

绝大部分人闻言便脱队而去,稍微有些资产的,又或者有谋生之技的人是不愿意卖身为奴的。但也有起码五千多人留了下来,他们是赤贫的佃农,从地主的田地上逃离之后,没有土地,他们便没有活下来的资本。

白羽对此很满意,如今润州的产业越做越大了,他以浮霜的名义又在江淮其他地区收购了十多个茶园子。急缺佃农。另外日益成型的码头,造船厂日夜赶造,除了那几艘远洋大船,还新建了不少中小型的商船,白羽觉得是时候组建船队了,在远洋航行前,需要在近海地区磨练磨练新的水手。

于是这批人签订了卖身契之后,便被安顿在了广陵城外,等待着商队返程的时候,跟着一起回润州。而白羽则拉着顾寒之道:“走!进城去吃点好的!这两三个月可把我素惨了!你瞧!我瘦了些没有?”

顾寒之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很务实的道:“好像是瘦了,但脸上的肉没少。”

白羽:“……”能不能不要这么诚实啊大哥?

两人联袂进了城,选了家最大的酒楼。白羽原本想上楼弄个包厢。却被顾寒之阻了,顾寒之道:“就再厅堂中吧,吃的都一样,何必那么讲究?”

白羽意味深长的望了他一眼,选了个厅堂里靠窗的位置落座。喊了小二来点菜。他刚想说把你们酒楼最拿手的菜都上一份,却听顾寒之道:“我们就两个人,四菜一汤足够了。”

那小二见两人风尘仆仆,但姿容不凡,尤其是白羽那一身衣服虽然不怎么干净,质地却是极品。还以为遇到了个大主顾,听说只点四菜一汤,心中不禁十分失望。

白羽叹着气摇了摇头。一把抢过菜单,挑了最贵的几个菜点了,递给小二,转脸冲顾寒之道:“顾兄啊,不是我说你。你这样可是不行的。”

顾寒之一愣,没反应过来。

却听白羽接着道:“在我们老家。有句俗话,恋爱,不仅仅是在一起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相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顾寒之瞪大了眼睛,脸上有些微红,他撇了眼周围,低声道:“白兄,大庭广众下谈论这个,似乎不太妥吧?”

白羽耸耸肩,压根不在意周围:“你看,这就是你和我的价值观不同。我从来不在意旁人怎么看,我只表述我的看法,他们的议论和评价影响不了我,所以我根本没必要在意。而你不同,你更多的时候会觉得窘迫。”

“我不明白白兄你到底想说什么?”顾寒之云里雾里,有时候和白羽说话本身就是件困难的事,他说的话通常细想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期间很多东西都难以理解。

“当然了,你不需要和我有同样的价值观,我这只是个比方。你需要的是和浮霜同步。”白羽一句话又转到了正题。

听到浮霜二字,顾寒之不由认真起来了。

“就拿方才的事来说。你几曾见过浮霜吃饭选择酒楼厅堂的?没有吧?即便是润州城最好的酒楼湘月楼,她都只会上二楼包间。而你却下意识的选择价格更实惠的厅堂。”白羽款款而谈,“点菜也是,换做我请浮霜吃饭,她会考虑这里最好吃的菜是什么,而不是我们两人吃多少足够。

我不是说这种习惯不好,其实从某种方面来说,我也不主张浪费,但习惯就是习惯,这就是从小养成的价值观。浮霜是个很讲究的人,而你不是,这是因为你们的出生不同,生活经历也相差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