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2/4页)

战了一场一样,而他睁开眼时,目间却有精芒流动。

“大师请讲,小子洗耳恭听!”要完仝将执念抛诸脑后是不可能的,不过李丘平已经成功地做到暂时忘却,心意既决,日后便再遇这深渊,亦不过是轻轻一跃而已!

“很好!”观止大师道:“要脱离道之束缚,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佛门倒是有许多现成的办法,其中三密之说最是管用。三密之说,是为身、口、意,实践与思维并重。身等於口,口等於意,意等於身,名虽分三,实为一如。人的肉身乃渡世的宝筏,内中蕴含天地之秘,我佛家修炼之道,正是通过三密,通过人体而与宇宙沟通,达致天人合一之境,明心见性,即身成佛。那与出家在家并无半点关系,无论身体是否在袈裟之内,人就是人,不会变成其他东西。”

李丘平点点头,大有所悟,难怪自己心境略动,体内真气便也不受控制了!乃问道:“那便如何使三密归一呢?”

观止大师微笑道:“佛门坐禅,念经,敲木鱼,便是了!”

“啊!”李丘平汗然道:“敲木鱼?”

“然也!”观止大师点头道:“但木鱼也并不是人人都会敲的!坐禅,念经,敲木鱼,要达到三密归一,便是空门中人亦是万中无一!”

见李丘平一脸苦状,观止大师忍不住大笑,“当然,你若不愿意,和尚我自然另有法子了!”

李丘平苦笑道:“原来大师也会耍人的!”

“呵呵!”观止大师笑道:“也不是耍你,坐禅,念经,敲木鱼,这三者乃是佛门三密之根源,我若不说与你听,只怕你会一知半解罢了!好了,言归正传,和尚我向来不喜这三密之源,于是花了二十年时间走遍了名山古刹,寻求这身、口、意之真谛。二十年来,各地高僧见了不少,但真正让我幡然醒悟的,却是各处寺庙中的佛像。”

“佛像?”

“是的!”观止大师点头道:“佛有万像,但终归不出姿态,手印,神情,这三密范畴。

和尚最后把所有状态归纳一处,整合成了十种法门,和尚称之为解缚诀!这解缚诀可滤杂念,可去心魔,今天便传了给你罢!”

卷十 精忠传说 三 道之束缚6

解缚诀看似就那么简单的十种法门,但姿态,手印,神情,三者互换,直是变化无穷,所谓一生三,三生万物,不外如是!

解缚诀上应天道,不同的人施用自有不同反应。李丘平得秘法后,甫一施为,立觉脚心发热,像火般灼痛,接着火热上窜,千丝万缕地涌进各大小脉穴,而另一股奇寒无比的能量则贯顶而入,同样流入各处大小脉穴,冻得他直欲晕厥。

偏偏体内强大之极的混元真气却对这两股外来能量不理不睬,反而自然缩入丹田气海,任由这外来能量其充斥着李丘平各处脉穴。

经脉间的那种感觉,难受得差点令李丘平就要主动以混元真气相抗,所幸施展这解缚诀时,脑子里清澈空明,痛苦归痛苦,却是丝毫不影响其他心境。李丘平福至心灵,知道这已是神兆发动的时机,乃收了解缚诀,对观止大师拜了一拜,道:“小子已得契机,欲要择地修炼,大师不若先回驿馆如何?”

观止大师欣然道:“果真是当世奇材,一点即透!你自去修炼吧,和尚也不回去了,这就北上去也。”

“这!”李丘平大有不舍之意,问道:“丘平还有许多请益之处,大师欲往何地,待临安事毕,丘平再来拜访可好?”

“呵呵!”观止大师笑道:“小友着相了,有缘自能相见,不过和尚所去之地说了也是不妨,我这次是要去达摩祖师的修炼之地再看看,嵩山少林。”

李丘平顿时放下心来,此时嵩山已在神州军的势力范围内,而五岳嵩山支派也正在重建中。观止大师若在嵩山,一来安全问题有保障。这二来,日后要找他也容易得多了!

观止大师随即飘然而去。二人都是不拘于物的修行者,而观止大师之随意洒脱却又远胜于李丘平了!

李丘平目送观止大师离去。便东张西望地找寻静处,但西湖边历来就是游历胜景,雅处例是不少,要说静处,那是万万没有的!

这一番练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若要返回驿馆,一则怕耽误了这份契机,再则那驿馆乃庸尘俗世。实是不知道有没有刚才那股天地灵气!

想了一会。李丘平看了看西湖水面,心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仔细斟酌了一下其中细节后,李丘平不再犹豫。便将将外呼吸转化为先天境界的内呼吸,力沉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