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氪送�保�彩侨毡竞陀⒐�嗷コ腥细髯栽诙�堑厍�娜ㄒ嬉约拔�瞬扇〉男卸�牟�铩8�荩保梗埃的辏冈碌奶踉夹拚��⒐�腥先毡就滩⒊�剩�毡驹蛲�獍烟踉嫉氖视梅段Ю┐蟮阶魑�⒐�趁竦氐挠《取�

日俄战争后,日本把朝鲜半岛看做“主权线”,并把中国南满洲地区看做“利益线”。日本除了与英国结盟之外,也试图与法国、俄国等列强相互承认各自的权益,缔结盟约,维持东亚地区的既存秩序。对日本来说,加强与诸国同盟协商的关系,既是为了“永远维护远东和平以及帝国的地位、权利”,也是为了对抗取代俄国,以及以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为诉求进入东亚地区的美国。1911年把美国从针对对象中去除的日英同盟,依然保持着“帝国外交的基轴”的地位。

不过,在西方列强没有精力顾及东亚地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单方面提出以德国在华权益的接收或者满洲权益的扩大等为主要内容的所谓“对华政策二十一条”,在没有与西方列强沟通的情况下,试图导演“东洋和平”。随后,由国力不断增强的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缔结了《四国条约》(日、英、美、法),日英同盟到此废弃。把自己放在帝国主义国际关系中的日本,虽然曾尝试“脱亚入欧”,跟当时在东亚地区拥有特殊权益的大国——英国建立同盟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国际协调外交,但到此时却失去了这一重要的战略伙伴,从而走向孤立化的道路。最终日本不得不展开“与任何国家都要保持良好的国际关系”的外交战略,并逐渐陷入依靠军事力量解决问题的泥潭。

以国际协调确保国家利益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的对外政策逐步“僵化”,优先被考虑的是军事手段,而非外交手段。日本国民对于当时国际社会中“世界强国正在为确保国际社会的和平做出最大努力”这一现实缺乏共识,视野狭窄的军国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全面蔓延,不合时宜的帝国主义扩张情绪日益膨胀。

在上述情况下,1927年1月18日,正确认识日本的国力,并试图在国际协调下维护国家利益的币原喜重郎外相,在帝国议会外交演说中提出了如下对华方针:

(一)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决不干涉其内政。

(二)中日两国之间应建立共存共荣之关系,加强经济合作。

(三)以同情心与良心接受中国人民提出的合理要求,并为实现其要求而努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战前、战后日本的国家利益(4)

(四)以宽容的态度看待中国的现实,坚持以合理的手段拥护日本正当而重要的权益。

币原正确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局势,也深刻认识到军事力量的局限性。“始终与列强协调,严格遵守不干涉内政的态度”,依靠中国“健全的进步政策”来“拥护日本及日本国民在###的权益”。他没有采用“自卫上的措施”或为拥护权益的“独自立场”,是充分认识到权力关系或国际舆论等因素后,通过外交途径确保国家利益的现实手段。

然而,“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不是采取与列强协调的政策,而是利用“镇定兵匪,恢复治安”的陆军力量谋求“东洋和平”这一国家利益。倘若日本把“拥护既得利益”视为绝对条件,就没法在“门户开放”的情况下实现维护“日本外交战略的重点满洲”这一“利益线”。日本人始终没能把国家利益在国际舆论和国际利益之间加以良好调整,不仅如此,还以“维护日本权益和国际正义”为由,采取单方面的军事行动。连国际协调派的若槻礼次郎也表示,满洲是“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权利利益”,为了保护它,我们“不惜任何牺牲”。

裁军与统帅权侵犯问题

在1921~1922年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日本“根据正义人道的精神,一味希望确立世界和平”,最终停止了10年来的主力舰建造,并签署了内容为把保有主力舰的总吨位比率定为美、英、日、法、意按5∶5∶3∶∶比例进行的海军裁军条约。当时的日本政府代表加藤友三郎随后出任首相,表示“世界已经在和平保障之下,未来日本将与世界强国展开经济竞争”,不仅将进行海军裁军,还会“积极调整并缩小陆军军备”,日本将把这块财政上的节余部分投放到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上。作为海军领袖,签署裁军条约的加藤主张“国防不是军队的垄断产物”,日本在“保证与国力相应的武装力量的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