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页)

庭老师、推销员等。然而,八年之后,他年仅三十岁,竟被任命为美国第四富裕的高等学府芝加哥大学的校长。资深的学界精英们纷纷大摇其头,抨击的炮口一平地瞄准了这位年轻的大学校长:'太年轻,太缺经验,教育观念有失偏差……'新闻界也和学术界保持了同一步调。在罗伯特·赫金斯校长举行就职典礼那天,他的一个朋友对他的父亲说道:'今天早上,我在报纸上读到攻击令郎的社论。我感到非常愤慨。'〃老赫金斯不以为然,平静地说:'是的,他们的批评很刻薄。不过,任何人都不会去踢一只死狗的。'”

戴尔·卡耐基,作为著名的成人教育专家、人际关系学研究者,讲到这里并未停顿下来,他继续说:

〃的确,越重要越勇猛越优秀的狗,去踢它逗弄它,才越有更大的满足感。英国皇太子——即后来的爱德华,现在的温莎公爵——在少年时代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年方十四岁在德凡夏的达牧玛斯学院——相当美国的阿那伯利斯海军军官学校——就读。

〃有一天,一个军官发现他正哭泣,便走上去询问原因。起初,他不愿回答。经再三追问,他才回答说一群军官学校的学生拿脚踢他。军官马上向校长报告。

〃校长闻讯后,召集学生们训话。他表示,皇太子并没有怨言,但是,校方必须了解为什么只有他会遭到这种待遇。这些军官学校学生开始不敢据实交待,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经过一番动摇,他们坦白地讲出了真正的动机:'有朝一日,当我们当上舰长或海军司令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称:“我曾经踢过国王一脚。〃'”

戴尔·卡耐基评论道:

〃所以,当你被批评时,完全可以认为,那是批评者企图借此体会某种成就感,这也就意味着你在从事着某一项值得世人瞩目的事业。世界上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可以通过抨击成功人物或比自己受过更高教育的人,来获得某种野蛮的满足感。”

卡耐基回忆到,因为他曾在电台上对英国宗教家、救世军的创立者布斯先生大加赞扬,所以收到了一位女士指责布斯将军的来信。她在信中指证布斯在募集的贫穷救济捐款中窃取了八百万美元。当然,这种指控是毫无根据的。她这样做并非为追求真实,而是想整垮一个居于高位的人,从而借以获得某种快感。

卡耐基的处理方式是,〃这封充满恶意的信,我把它放进了字纸篓。感谢上帝,幸好这位女士不是我的妻子。这封信丝毫无损于布斯将军的人格。这封信的唯一效果,就是暴露了写信者的缺点。叔本华曾经说过:'卑贱的人对伟大的人的缺点或愚行最感兴趣。'这位哲学家的观察是正确的。”

卡耐基撰文说:

〃大概没有人会认为耶鲁大学校长是卑俗的人。然而,却有一位早期的耶鲁校长,对辱骂政界的风云人物似乎有莫大的乐趣。这位名牌大学的校长警告选民:'这个男人如果当选为总统,我们的妻子和女儿将沦为公平制度的牺牲者,受到莫大的屈辱而堕落,同优雅的人格永远分道扬镳,从而遭到上帝和大众的厌弃。'

〃这难道不是对希特勒的弹劾宣告吗?”

〃事实并非如此。这位校长所说的'这个男人'不是法西斯疯子希特勒。他的抨击对象是汤姆斯·杰斐逊。他是民主主义的导师、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

〃某报刊登了一幅这样的漫画:这个'男人'站在断头台前,旁边放着砍头用的大刀;'他'被拉到大街上游行,公众们指着他高声痛骂。在美国历史人物中,有谁做过这样的事呢?

〃这个'他'究竟是谁?'他'干了什么磐竹难书的罪恶行径,竟至于遭到如此猛烈的口诛笔伐?

〃这个'他',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天国领袖'乔治·华盛顿。”

卡耐基说:“这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了,如今的人性或许有所改善吧!我们不妨以海军军人、探险家伯利的故事为例证来说明问题吧。伯利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探险家,他1909年4月6日乘雪橇到达北极。这次探险取得的圆满成功,使他占尽风流,名噪全球。这次纪录是几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勇敢者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饱尝艰难险阻之苦也没能达到的。伯利本身也付出了沉重的冻创,他不得不切除了八个脚趾头;接二连三而来的苦难,使得他几乎要发疯了。

〃尽管这样,他的上司却因为他独霸了名声而对他表示出极大的怨愤。因此,当伯利再度提出北极探险计划时,他们立即予以强烈反对,抨击他是借'科学探险'之名,行募集资金'到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