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有可能,即使不是发源地,至少也会是一颗重要的居住行星。”原晧宸答道。

“可惜啊,现在它已经变成一个完全冰封的世界了。”林恩颇为遗憾地说。

“冻土星还可能有生命存在吗?”史密斯继续问。

“如果冻土星最早时候存在复杂且完善的生态系统,那么,我相信还是会有一些简单的生命形式能够存活下来的。”林恩说。

“哦~”史密斯点头期待着下文。

“你可以想象一下,太阳忽然消失,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原晧宸做了一个假设。

“这个我知道,如果太阳忽然消失,而地球仍然安然存在的话,地球以及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没有牵绊之下继续飘动,因为宇宙空是真空的,所以失去太阳引力的地球会沿着原有运行轨道的切线笔直地飞向太空深处,成为一颗游荡的行星。”史密斯兴致勃勃地说着。

“是的,我们不讨论地球在流浪过程中受到外力影响的情况。那么,没有了阳光,地球将慢慢冷却,很快全球就会进入寒冷的冬季。一星期之内,全球气温都会降到零下十几度。那时候,无论我们是在原来的赤道热带地区还是南极冰原,都会感到刺骨的寒冷。在一年之内,所有的淡水湖泊、河流都会冻结成冰,海水也在逐渐冻结。三四年之后,地球上广袤深邃的海洋也会冻成一个巨大的冰块。”原晧宸补充道。

“那看上去就和眼前的冻土星一样了。”史密斯说。

“如果要变成冻土星目前的状况,可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原晧宸和林恩继续进行着假设和讨论。

“当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被冻结之后,地球上现在所有的天气现象都会消失:没有风雨、雪花、云彩、冰雹……,地球也会变得像冻土星一样宁静。但是,降温的步伐并不会停止,地球还会不断地且缓慢地降温。”

“几百万年之后,地球表面温度将降至零下200c左右,然后不再降低,因为地球有一个灼热的地核,当地表散发的热量和从地核吸收的热量相等时,地表温度就不会再下降了。”

“俗语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突然没有了阳光,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首先是各种植物相继死去,接着是依靠植物为生的素食动物死去,最后是食肉动物死去。按照食物链的金字塔,整个生态系统将一层一层地相继消失。早死去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动物,因为随着海水不断冷却,海洋中的动物会被冻死,并被冻结在硕大的冰块中,或许,几百万年内都不会**。”

“陆地上的动物应该不会很快死去,它们可能会继续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首先死去的是冷血动物,它们会陷入冬眠状态并慢慢死去,永远不再苏醒过来。地球失去阳光之后,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大冰箱”,植物尤其是那些木本植物会被“冷藏保鲜”很长一段时间,皮毛较厚的食草动物如果能耐住寒冷,至少在几年内是不愁食物的。几十年后,食草动物和绝大多数食肉动物死去,地球上到处都是动物的冰冻尸体。那时候,顽强生存下来的食腐动物将会过上一段很幸福的时光,它们有吃不完的尸体。然而,尸体总有被吃完的那一天,它们也终将全部灭亡。”

“人类应该没有那么快灭亡吧。”史密斯问道。

“至于人类,肯定是太阳消失后最后灭绝的地球高等生命。。。。。。”(未完待续。)

第244章 凄美的星球

(本书需要大家的支持,不管在哪里看书,都请花费一些时间帮忙投一下票吧,多谢了。)

“只要有足够的能源,人类就可以在太阳消失后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原晧宸推测道。

“我们人类可以按照地域建立几个硕大的,封闭的生态圈。考虑到保温效果,这些生态圈建在地下深处应该是最好的选择。生态圈外的生物自生自灭,而生态圈内人类不仅可以用自己开发的能源来照明和取暖,也可以用“人造太阳”来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但是,非常残酷的一点,那时有限的生态圈肯定不能容纳地球上所有的人,也许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生态圈,大部分人将在生态圈外等待死亡。”

“当地球上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资源耗尽一空后,封闭的生态圈将失去能源保障,最终走向灭亡。”林恩遗憾地说道。

“也就是说人类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史密斯一脸忧虑地反问道。

“除非地球在流浪的旅途中重新被其他恒星捕获,恢复温暖。又或者人类文明逃出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