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如果是更高级别的文明,就具备使用整个星系的能量,对周边的恒星系统进行开拓或者殖民的能力。

以上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有可能会导致额外的能量溢出,并在红外波段中体现出来。

遗憾的是,科学家们已经观测了太阳系附近的十多万个星系,可是都没有发现明确的能量溢出信号。

由此,科学家们推断,在宇宙中高级文明的数量可能是极少的。

当然,这个观察结果并不能排除其他恒星系统中,拥有类似地球这一级别或者更低级别的文明,仅能利用所生存的行星周围的资源,还无法大规模利用恒星系统中的能量。

但是,对于宇宙中高级文明的数量极少的这一观点,也有科学家持相反的观点。

他们的理由是,宇宙这个生活空间实在是太庞大了,庞大到让我们很难看到住在附近的邻居。

所以,即使宇宙中高级文明的数量很多,也会因为相互之间住得太远,最后造成了如今邻居们难以相见的情况。

科学界中还有很多更为大胆的想法,例如著名科学家霍金曾经说过:在他看来,外星生命极有可能以微生物或初级生物的形式存在,但不能排除存在能威胁人类的智能生物。

霍金认为其中一些高级文明已经将本星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目前可能生活在巨大的太空船上,成为游牧民族,企图征服并向所有他们可以到达的星球殖民。

按照霍金的意思,地球上有可能哪一天会忽然跑来一波外星人,他们会迅速将地球资源洗劫一空然后扬长而去。

。。。。。。。。。。。。

火星尘暴还在继续,营地里的科学家们只好继续开展一些室内的基础研究。

原晧宸正在用分析仪器对几批不同区域采集回来的火星土壤样本进行加热,当火星土壤被加热到900摄氏度时,水、二氧化碳以及含硫化合物等物质就被先后分类了出来。

“这项工作,美国nasa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做过了。”原晧宸一边记录着数据,一边和杜鲁尼克聊着。

“所有的样本平均含水率约为2。19%(重量比例),按照这一的比例,只要加热0。03立方米的火星土壤,就可以获得1升水。”

“以我们现在携带的设备来说,用这种方式来获取饮用水是极不划算的。“杜鲁尼克答道。

“你说的对。但是,将来我们建立了大规模的火星基地之后,就可以考虑利用专门的设备获取水资源了。”

原晧宸一边继续记录,一边点头说道。

“都处理完了吗?”杜鲁尼克看了看被原晧宸处理过的土壤样本问。

“都完成了。”

接下来,杜鲁尼克和原晧宸还要对这些高温处理过的土壤进一步分析,以测量火星土壤中各种气体的氢与碳的同位素比值。

“土壤中重氢、碳的同位素比值与火星大气测量值相近。”杜鲁尼克很快得出了进一步的检测结果。

“这说明火星土壤就像会呼吸的生物体一样,与大气存在十分广泛的气体交换。不知道这对于主张改造火星大气的科学家来说算不算是个坏消息。”原晧宸推断道。

“我一直不太认可行星环境改造的可行性,没有几百上千年怎么可能会成功,那代价太大了,还是直接建造可以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大型基地更为现实一些。”杜鲁尼克觉得改造火星大气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或许先建造基地,再慢慢改造环境,两件事情一起做会是个不错的思路。”

“明奇博士昨天在火星大气中发现了甲烷平均含量大幅波动的现象,他认为火星上有相对固定的物体在释放甲烷。”原晧宸和杜鲁尼克继续聊着关于火星大气的话题。

“那个在火星上'放屁'的家伙,最后被明奇博士逮住了吗?”杜鲁尼克打趣道。(屁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氮、氢等气体。)

“别逗了,我猜想火星大气中甲烷肯定都是无机成因,应该是地质过程中释放的,而不太可能是生物过程释放的。”

“我也觉得,想在火星发现生命迹象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你看看这一个多月的尘暴,火星的自然环境真是太差了,严重缺乏水和氧气,温度又低。。。。。。”杜鲁尼克对原晧宸的观点表示赞同。

“火星的环境确实很糟糕,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确实很小。但是,我们应该从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宇宙生命的存在的条件和可能性。“原晧宸对于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