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包围网(3) (第2/3页)

人则比较浪漫,他们把七十一岁的儒勒凡尔纳请了出来,让这位准确预言了许多科技进步的科幻小说家在共和国国会发表他对东方那个小岛上正在发生的科技进步的见解。

在东方,林有德的欺敌行动却得到了不太一样的反响。梁启超在维新派控制的报纸上大骂林有德沉迷于西方奇技淫巧,数典忘祖;慈禧太后却很认真的询问皇亲国戚们,是不是应该给林有德封个官位招安一下,却因为袁世凯的坚决反对而作罢;日本政府则下令国内所有报纸都不准报道相关的新闻,也不让留学生们在空开场合“散播不实消息”,最后甚至出动厩众——本来厩众是幕府的秘密行动部队,现在被军国主义政府用作秘密警察的代称。

不但外国人被骗得团团转,林记内部的人员也被林有德和女儿联手蒙了,偌大一个林记只有林有德的几个心腹知道那个飞行器是怎么回事,别国的间谍就算想查,也无从下手。

当然真要是顶尖的间谍,总会注意到一些蛛丝马迹。但苏菲这随性的一手有两个非常绝妙的地方:其一,当时舞会现场有各国的多位神姬在场,约瑟芬和不列颠女王都是世界级的强力神姬,但她们全都没有感受到苏菲的“新发明”上散发出导力技术的产物特有的波动,所以就算有间谍注意到林有德曾经送给女儿一个小型悬浮装置,也无法做出“舞会上那个东西并非科技产物而是炼金术制品”的判断;其次,这个玩意登场的时机太妙了,和林有德炮制的21响“礼炮”遥相呼应,要推翻一个谎言,那是很容易的,但要推翻两个互相呼应的谎言,难度就比较高了……

偏偏这个谎言背后还有真正的科技进步来撑腰。

在之后的联合军事演习中,南洋军毫无保留的向欧美同僚们展示了自己的技战术实力。

本来林有德就准备用南洋军的表现,来让自己那“特斯拉大炮”的欺敌行动变得更真实持久。现在林有德更是干脆下令南洋军各级HQ向英美法德的军事观察员们完全开放,就让你们看看我们直接装备到排一级的无线电系统,就当着你们的面展示我们的步炮协同攻击,随叫随到的炮火支援什么的,羡慕死你们!

军人们当中,自然不乏**,比如曾经宣称“使用后膛枪唯一的好处就是我们的后勤会更快的崩溃”的那位**将军,但大多数军人还是比较清醒理智的,尤其是那些上过战场的军官们。这些军官自然知道在战场上更高的通联能力意味着什么。

就算那些不了解战争的外交官和政客,在看到南洋军的表现之后,也很快明白了这个不起眼的通讯系统的价值。

举个例子吧。

在这个世界,对抗将风甲是各**队演习中的必备科目。在英美法的士兵们煞有介事的演练怎么散开怎么吸引将风注意为导力炮创造攻击条件的时候,南洋军的士兵直接后退隐蔽,然后带队军官掏出步话机大吼几声,很快一个中队的神姬就从天而降。

如果有哪位外交官哪位政客看到这如此对比明显的一幕,还不能领悟到通联能力的重要性,那这位的政治生命估计也快到尽头了。

顺带一提,后来担任假想敌的英国将风部队的长官恼怒的表示“你们犯规这盘不算”,于是在协商之后演练重新开始。这一次南洋军展示了它那丧心病狂的火箭筒配置密度,诱敌?创造机会一击毙命?需要吗?一人抽一炮,拿分走人。

这次军演,基本就成了南洋军的表演时间,一位资深战地记者如此写道:欧洲帝国的将军们现在唯一能感到庆幸的,就是这支华人军队背后没有工业能力支持,他们无法量产那些新装备,他们甚至没有自产的火炮,估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南洋军只能从他们的美国盟友那里购买过时的火炮了。

总的来说,林有德成功的做出了这样一种姿态:我还有更厉害的东西藏着,所以这些给你们看也无所谓。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林有德东南亚的话语权得到了保证,顺便敲山震虎让向取义放弃捣乱的念头,也让德国人行动起来有所忌惮。这样做的坏处么,就和那位记者的说法差不多,就是今后林有德想要通过引进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工业能力恐怕会遇到不少的阻碍,就算是美国人也不会毫无保留的提供了。

这个时候林有德在美国经营的人脉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老罗斯福向林有德提出为美军引进一千套无线电的要求,林有德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作为代价,美国人承诺帮助林记建设炼钢厂。这并非美国政府的行为,而是由支持老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的财团秘密提供支持,派遣工程师和提供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